□汪昌蓮
今年“3·15”,重慶啄木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家電維修服務亂收費被再次曝光——維修師傅花91元買的洗衣機塑料電機,向客戶收659元;修理燃氣灶點火器成本約20元,收費高達250元。(3月18日 第一財經)
整治“維修刺客”,別止于“槍打啄木鳥”。在打擊家電維修行業(yè)亂象時,不能僅滿足于解決個別企業(yè)和行業(yè)表面問題,而應深入根源,多方合力,進行系統(tǒng)性治理。“維修刺客”現象屢禁不止,其背后隱藏的復雜原因和利益鏈條,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方能徹底鏟除這一頑疾。
家電維修行業(yè)的“維修刺客”,之所以如此猖獗,首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在面對復雜的家電故障時,往往缺乏專業(yè)知識,難以判斷維修費用的合理性。一些不良維修人員正是利用這種信息差,漫天要價,甚至故意制造故障,讓消費者蒙受損失。此外,官方售后服務的局限性也為“維修刺客”提供了可乘之機。家電過了保修期后,官方維修費用高昂,消費者轉而尋求網絡維修服務,卻往往陷入價格陷阱。
要整治“維修刺客”,維修平臺責無旁貸。平臺應進一步細化服務內容、流程和價格,明確增項費用的標準,避免消費者在維修過程中遭遇隱性收費。同時,完善技師評級制度,對技師的身份、技能、信用和服務進行綜合考評,加強對低評分技師的培訓和監(jiān)管,淘汰不誠信、亂收費的違規(guī)技師。只有提高平臺的服務質量和透明度,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然而,僅靠維修平臺的自我約束遠遠不夠,政府部門必須發(fā)揮主導作用。一方面,要加強對家電維修市場的監(jiān)管,嚴厲打擊不具備資質、存在虛假宣傳和服務不規(guī)范的企業(yè)和平臺。通過定期檢查、專項整治和消費者投訴處理,及時發(fā)現并懲處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家電維修行業(yè)的準入門檻和服務標準,為消費者維權提供法律依據。
消費者自身也應提高警惕,增強維權意識。在選擇家電維修服務時,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查找信譽良好的維修機構,避免輕信網絡廣告和小廣告。同時,要保留好維修憑證,一旦發(fā)現價格欺詐或服務不規(guī)范,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