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朱慧卿
□王琦
為了讓學生專心學習,許多學校在開學后都會要求學生上交手機。有孩子為此動起了小心思,利用網上賣的各種“藏匿神器”將手機百般藏匿,或者購買仿真機當“上交神器”,把真的手機偷梁換柱。而售賣仿真手機和“藏匿神器”的網店,也在近期迎來了一波購買熱潮,部分網店甚至還會在產品名稱上標注“學生上交”“上交頂包”等字樣。(9月4日《江南晚報》)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在校園里悄然泛濫:學生上交手機在一些地方竟成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貓鼠游戲”。而網絡上一些商家明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們?yōu)榱死麧櫴圪u目的性明顯的仿真手機和“藏匿神器”,同時也引發(fā)了一場關于教育、自律、良心與科技的社會討論。
但說到底,孩子玩手機或者玩游戲上癮是這個現象最要害的地方,而對此最該反思的還是家長。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家長在孩子手機使用上的引導和表率作用至關重要。如果家長自身都難以抵制手機的誘惑,又怎能要求孩子做到?因此,家長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手機使用規(guī)則,并鼓勵孩子多參與戶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
同時,仿真手機作為“上交神器”的熱銷,反映出市場上存在迎合學生不良需求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助長了學生的逃避行為,還可能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社會各界應該共同努力,規(guī)范市場秩序,打擊不法商販,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總之,仿真手機成“上交神器”的現象,不僅是學生與規(guī)則之間的博弈,更是我們觀察教育的一個切口,同時也是給我們的一個警示。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該從中看到自己的責任所在,并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解決這一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