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洛
近日,廈門市救助管理站啟動“寒冬送暖行動”,在天氣漸冷的時節(jié),主動上街將露宿街頭的流浪漢們接到救助站內(nèi)“過冬”。 (12月19日臺海網(wǎng))
天氣忽冷忽熱,廈門雖然還沒完全入冬,但到了晚上也是寒風陣陣。
以天為蓋地為廬,流浪漢的生活充滿辛酸。在平時還好一點,但在寒冬季節(jié),低溫就是對流浪漢最大的威脅。
詩與遠方更多的是文學愛好者的遐想,現(xiàn)實生活中的流浪漢,可能都有自己的辛酸淚。同時,流浪過程中一些人心性大變,比較固執(zhí),像救助站就碰到有流浪漢拒不接受救助,甚至于惡語相向的,這些人不太可能主動尋到救助站。而從這個角度看,更需要像廈門市救助管理站這樣主動上街去勸說。畢竟,從這一行動看,哪怕對方拒絕去救助站,救助人員也會留下一些御寒的衣物。
假如沒人去關(guān)心,一些流浪漢晚上御寒的可能也就腋下隨帶的一點薄被,加上本身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疾病,若乍遇低溫,病情惡化甚至病逝也不無可能。所以對個別流浪漢來說,主動出門接他們?nèi)ゾ戎荆踔劣诳梢哉f送去生的希望。這一點在接下來各地天氣進一步變冷的日子里,可能越來越明顯。
在“江湖”的漂泊過程中,也許個別流浪漢挨過“刀”,所以讓他們對送上門的救助表現(xiàn)出戒備。但寒冬送暖,就是冬天里的一把愛心之火,責任之火。只要救助有足夠的誠心與耐心,那終究會一點點融化那些內(nèi)心的堅冰。希望救助站持續(xù)發(fā)力,同時也希望市民能對流浪漢們也多點噓寒問暖,讓他們用心聆聽愛的聲音,感受暖城之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