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竹
21日下午3時40分許,鼓浪嶼鼓聲路鼓浪別墅酒店門口,一棵綠化樹突然倒下砸傷一行人,傷者被送醫(yī)。
目擊者說,可能是連續(xù)的強降雨導致泥土疏松,綠化樹樹根扎得不深,一時不堪重負,突然倒下。她說:“當時好像來了一股風,然后樹就倒了。幸虧被景觀燈支了一下,不然那么粗的樹干砸到頭上,就太危險了。”(5月22日《海峽導報》)
不要說筆者瞎吹,坐在電腦前,我保證不超過一分鐘,就能從廈門的媒體上找出多條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方,又極端相像的新聞,街邊綠化樹經(jīng)大風一吹,突然倒下,有嚇壞清潔工的,有砸倒騎電動車的,有砸中汽車的……現(xiàn)在又砸到了行人。
如果說一項重大復雜的科技項目,在短時間還一時不能完全掌握,事故發(fā)生或致人損傷還情有可原。如果說這些事情發(fā)生過后都不言不語,大家也都不知道,再次發(fā)生也能說得過去。但好幾次倒樹事故發(fā)生,媒體都爭相報道。就筆者關注的導報來說,不僅發(fā)新聞,跟蹤評論也是毫不懈怠。原本想事情發(fā)生,相關單位一定會“吸取教訓,舉一反三”。但現(xiàn)在這大樹倒了再倒,難道預防大樹突然倒下比上火星還難?
怎樣采取措施?怎樣預防?相信我們的相關部門和單位有的是辦法。但筆者還是擔心何時能充分到位。給一些樹木加固樹根,讓一些病老樹木盡快退休,如此等等,這事情不去做,一些樹就是社會隱患,讓它們“堅持”一天,就有可能給廈門人帶來傷害。因此,提醒相關部門和單位千萬不能迷糊。如果就這么沒完沒了地倒下去,后面的事兒可能越來越大,到時某些部門和單位你們會有那么大的本事,每次都能置身事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