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shù)外同分值水平”,教育部10月16日發(fā)布的信息引發(fā)熱議。
另外,福建體育中考總分從30分增加到40分,今年新中考改革方案9月出臺以來,體育培訓市場一片火熱,中考訓練項目的報名在廈門更是從去年開始就越來越火。(10月27日臺海網(wǎng))
體育分提高,家長切莫“亂投醫(yī)”
□馮海燕
培訓市場有多火,家長內(nèi)心就有多急,這又一次印證了那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體育分提高,思想上當然要重視。但是否就要花錢報班?說到底還是要淡定,切莫跟風?;隋X多少應有收獲,但很多時候除了錢之外并不是毫無成本。
其一、進培訓班會增加壓力。孩子的任務本來就夠重了,許多孩子在學校與培訓班之間奔波,節(jié)假日也不得閑,有些孩子學習到深夜,體力、精力消耗極大。多跑一個班多一份負擔,成天馬不停蹄地跑,千里馬也會累壞,就算沒累壞,至少很容易把效率拉低。
其二、學校本就有系統(tǒng)的教育。面對新動態(tài),學校也會作出積極的應對,老師會有科學的安排。只要學生認真,家校加強溝通,必要時敦促孩子在家加強鍛煉,一般來說取得好成績的問題不大。
其三、在家長焦慮和利益驅(qū)動的雙重“加持”下,有的培訓班出成績的沖動可能會很強烈。孩子的訓練是否足夠科學,某些時間段內(nèi)的負荷是否合理,也值得關(guān)注。
培訓市場的存在有其合理性,體育或者音樂美術(shù)培訓市場當然也不例外。關(guān)鍵是家長在內(nèi)生的與外界販賣的焦慮面前,一定要hold住,要靜得下心來冷靜分析,切不可“病”不急而心急,更不可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盲目地跟風“亂投醫(yī)”!
起跑線有千萬條,條條得花三五千?
□吳之如
一些小學要求一年級男生一分鐘跳繩109個算優(yōu)秀,女生則需117個。一些家長焦慮萬分,“報班”成了解決這一難題的途徑之一。北京的課外跳繩班近年來呈日益火爆之勢,收費普遍在每節(jié)課200元左右,一期培訓班需要三四千元。(10月26日《北京日報》)
從前,小孩子在一起玩,學個跳繩是很容易的事,而且許多靈活的娃娃稍一練習,都跳得十分輕巧熟練。如今有的學校將跳繩作為學生必須測驗的體育科目,訂了標準,而且還有了高低。這樣就不但給娃娃出了難題,更給娃娃的爹媽出了難題。怎么辦,學唄,外面的“跳繩培訓班”應運而生,報名的門檻不高,交錢就能進。不過,收費價格卻不低:“一期培訓班需要三四千元”,著實會將許多工薪階層嚇一跳。有道是:
培訓收費價無邊,學個跳繩三四千;工薪家長好尷尬:教育投入也驚天。
當然,報不報名悉聽尊便,沒有人逼著你花大錢送孩子進“培訓班”,只是要冒學校測試時你家孩子成績不佳落人后的風險。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這“起跑線”偏偏不止一條,而且越來越多,似乎每條“線”上都得花上一筆大錢,才能保證孩子不輸一“線”,但須知咱們許多家長的腰包不爭氣,陪不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