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陶小莫
□黃齊超 余鳴
近日,記者在浙江杭州市、安徽合肥市等地暗訪發(fā)現(xiàn),在利益驅使之下,國內存在違法代替體檢的黑產(chǎn)鏈條。
只要付費后,相關人員就會安排“槍手”代替前往醫(yī)院、疾控中心完成代檢。在代檢需求者中,有身患甲型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有礙公共衛(wèi)生疾病的求職者,想要從事外賣、食品、餐飲、文娛等行業(yè),找“槍手”代檢辦理健康證。 (8月15日澎湃新聞)
我們不妨想一下:求職者體檢,既可以檢測一下身體健康狀況,也能省去“中間商賺差價”,難道自己按規(guī)定去醫(yī)院體檢不香嗎?所以一般來說答案只有一種情況——入職者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存在問題,才肯多花錢找人代檢。
有的代檢可能沒有涉及傳染病,但有的卻可能有這方面問題,卻又要入職餐飲等行業(yè),要從事外賣、廚師等工作。這么一來,如果放任“代檢”逃避健康篩查,必然會架空關于體檢的規(guī)章制度,擊穿我們?yōu)楣残l(wèi)生筑起的各種保障,給民眾健康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或許有人會說,“代檢”的灰色產(chǎn)業(yè)鏈條存在多年,也沒發(fā)現(xiàn)群體感染等惡性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啊。但我們應該知道,健康的人被傳染某種疾病后,未必能準確鎖定傳染源,所以,我們很難知道究竟多少例被感染,更未必能溯源到“代檢”。
當然,并非所有的“代檢”都是嚴重的、潛在的衛(wèi)生健康隱患,比如一些單位、機構、企業(yè)要求從業(yè)者檢測乙肝抗體,而那些乙肝病毒攜帶者怕被以其他借口拒之門外,也怕自己遭受周圍人群的歧視,就無奈選擇“代檢”。事實上,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同于患者,他們在一般情況下更不具有傳染性,不應當受到歧視。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有必要檢視“健康要求”和體檢項目。
但無論如何,弄虛作假產(chǎn)生的風險是難以評估,尤其是一些服務行業(yè)特別是餐飲行業(yè)。而只要“代檢”存在,我們就很難保證,他們會在哪些行業(yè)、哪些疾病上弄虛作假,而在哪些行業(yè)、哪些疾病上有所克制。只要讓他們撕破了公共健康的防護網(wǎng),誰也不知道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代檢,已經(jīng)撕開公共衛(wèi)生的一個裂縫,這話并沒夸大其詞。希望我們都能重視“代檢”行為的危害,嚴厲打擊這一亂象,堵上威脅公眾健康的漏洞,讓入職體檢走上健康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