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冬梅
最近這幾天,一則新聞十分火爆,“明天學校迎接本學期檢查,所有做過的試卷都放在家里!”“檢查組要來,學校文化墻上再貼幾個標語”……其實不單單這所學校,進入12月后,有的學校甚至停止正常的教育教學,反復叮囑孩子“藏好試卷”,造假迎檢。
那么這次“造假迎檢”是如何“露出尾巴”的?原來,負責考核驗收的工作人員細心查隱情,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下馬找刺”,三兩下就發(fā)現(xiàn)了真相。
其實“造假迎檢”的問題由來已久。而且很多“造假迎檢”還“順利過關”。原因不言而喻,有的考核驗收組“走馬觀花”,不是“聽匯報”就是“看材料”,即便是“看現(xiàn)場”,也是人家準備好的現(xiàn)場,這樣的“檢查”自然就看不到真相。
而年底考核驗收,是檢驗工作的一種方式,是考評政績的一種手段。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牽涉“百姓期待”還牽涉著“考評公平”。如果“走馬觀花”出現(xiàn)結果的不公平,只會讓“干了事的”寒心,讓“沒干事的”竊喜,久而久之誰還真的去干事!
因此,年底考核驗收千萬不要被“花言巧語”遮望眼。要多看看“沒有規(guī)劃的路線”,要去街頭巷尾,田野鄉(xiāng)間,聽聽“老百姓的說法”,這樣的考評才能是看出“真結果”,檢出“真水平”。
總之,年底考核驗收,要做的決不只是“走馬問官員”,實踐一再告訴我們,“下馬問百姓”往往更加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