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元鵬
3月18日下午,因為準備和老公出國旅游,浙江嘉興的徐女士去了當?shù)厝疄掣浇煌ㄣy行ATM取款。沒想到,在取出來的1萬元現(xiàn)金里面,竟然夾著三張和百元紙幣大小一樣的白紙。銀行表示:調查清楚后會給與更換。(3月20日《光明網(wǎng)》)
原來,三張白紙是維修ATM時測試用的。銀行也表示,水落石出之后將把三張白紙給換成真幣,到了這里似乎應該是皆大歡喜。
不過,“取款機吐出白紙”也是一種試紙。
這是責任的試紙。這三張白紙是ATM維修人員留下的。維修方的責任心有問題,而銀行呢,存放錢幣的時候是不是需要檢查,是不是需要把關?
這是安全的試紙。ATM必須具有驗證鈔票真?zhèn)蔚哪芰?,而當三張白紙都能被吐出來,說明ATM的安全難以讓人們信服。那么,存款會否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如果是市民將假錢通過ATM儲存的話,是不是也能過關?存款的時候能識別假幣,吐款的時候為何不能發(fā)現(xiàn)?
取出的是三張白紙,銀行必須認賬,但假如市民取出的是假幣,銀行會不會認賬?三張白紙可以退換,是因為太明顯了,還是因為有視頻為證。但如果是假幣呢?能夠吐出白紙的ATM,難道不能吐出假幣?銀行是不是也該有個說法?
這是賠付的試紙。取到了三張白紙,就給兌換三張真幣,這其實也是有問題的。市民取到了三張白紙,還要報警,還要取證,這要花費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必須有單位為此承擔賠付責任。自己的服務不到位,當然需要買單,無論賠付的標準是多少,在意的不是錢,而是一個道理。其實在我們和公共服務有關的生活中,不少事情都有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