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甘肅省近50萬人以志愿者的名義毅然“出列”,勇敢地站出來,為疫情防控奉獻愛心、盡心出力。千里隴原,一抹鮮亮的“志愿紅”,溫暖了抗“疫”戰(zhàn)場。他們穿著志愿者紅色馬甲,奮戰(zhàn)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斗中:值守卡點、接送醫(yī)護人員、為居民測量體溫、為街坊鄰居買菜送藥、開展心理援助服務……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實際行動在廣闊的隴原大地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危難之際,共赴時艱,奉獻愛心、傳遞溫暖。每一位志愿者,都是這個春天值得銘記的英雄和驕傲。

蘭州市城關區(qū)白銀路街道的志愿者走上街道宣傳防疫知識,并對一些公共場所進行消殺。呂亞龍 攝
戰(zhàn)“疫”,我志愿沖鋒在前
“17年前,我只有6歲,什么都不懂,面對‘非典’疫情,一群叔叔阿姨穿著防護服和紅馬甲努力守護著我們;17年后,我23歲,我也要學著前輩們的樣子不怕困難,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在天水師范學院就讀的王浩東,家住武威市涼州區(qū)。疫情發(fā)生后,他穿上紅馬甲,走進社區(qū)值守卡點,幫助社區(qū)干部值班。
“我叫伏曉琦,就讀于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一名大三學生,也是一名預備黨員,面對疫情蔓延,我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其中,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叫伏琦婷,就讀于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是一名大一學生,疫情突發(fā),在此關鍵時刻,我向村委會鄭重提交請戰(zhàn)書,自愿加入到龐溝村疫情防控志愿者先鋒隊,請村委會予以批準……”
伏曉琦和伏琦婷兩姐妹,家住天水市秦安縣魏店鎮(zhèn)龐溝村。寒假回到家中,本來打算過春節(jié)好好陪陪家人。但疫情來襲,她們就向村里提交了請戰(zhàn)書。
“看到疫情形勢這么嚴峻,大家都在戰(zhàn)斗,就想加入到疫情防控隊伍中去,幫助村干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伏曉琦、伏琦婷告訴記者。
每天從早上8時到晚上6時,在龐溝村村口執(zhí)勤點,都能看到伏曉琦、伏琦婷兩姐妹忙碌的身影。她們在做好執(zhí)勤工作的同時,還為來往行人和車輛發(fā)放宣傳單,并叮囑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在她們的帶動下,村里的大學生都陸續(xù)加入了龐溝村疫情防控志愿者先鋒隊。
“我們村里只有3個村干部,要是沒有這些大學生志愿者的協(xié)助,我們根本忙不過來。”龐溝村黨支部書記伏海龍說,自從1月26日以來,村里家家戶戶關門閉戶,村干部不僅要值班值守,還要幫助村民采購日常生活用品。
伏家兩姐妹是返鄉(xiāng)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的一個縮影。“天水市還有很多返鄉(xiāng)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沖鋒在前,堅守在防疫一線,在抗擊疫情的戰(zhàn)場上發(fā)揮著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共青團天水市委書記李海巴說,他們雖然學校不同、專業(yè)不同,但都心系社會,關注疫情變化,在關鍵時期能挺身而出,加入到防控疫情的前線,展現(xiàn)了新時代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傳承。
“大家有啥問題都可以問,我們會給孩子免費解答。”
“我們一定會盡心為孩子解決問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