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過程并不容易。黎春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但兒子7歲了,還學不會拼音。她沒有氣餒,等到兒子10歲,她又嘗試,沒承想不到兩周時間,嚴運就能輕松運用拼音選擇漢字上網了。
初學鉆石畫 要媽媽哄著求著做
2014年底,智障孩子的媽媽們組織在一起學習手工制作,黎春第一次認識了鉆石畫。她發(fā)現,鉆石畫工藝簡單,很容易上手,自閉癥孩子也可以完成。
她高興地買來畫布、鉆石,叫兒子來跟著做。沒想到,嚴運只想看電視、聽歌、吃零食,怎么都不干。“我就求他先粘10顆,粘好就可以離開了,他勉強做完,很不情愿。第二天請他做20顆,他做著做著屁股就離開凳子了。第三天要求他做30顆……一天天循序漸進,他能連著做100顆,甚至更多了。”
可是,不同顏色的鉆石要貼在不同的地方,一種顏色做完了要換顏色。半年下來,嚴運才學會了所有工序。
畫能賣錢啦 媽媽流下欣慰之淚
在擔心和疑惑中,黎春和兒子一起做了十幾幅畫。
在一次中山路義演義賣活動中,有位善良的女士一下子購買了兒子五幅畫作。“我試著叫兒子口頭演算總價,他興致很高地準確算了出來。當時我聯想到的是他10歲前學數學加法的情景,那個艱難的推進終于有了實用的機會。”黎春激動地說。后來,越來越多的人買了嚴運的畫。賣得最好的一次,是去年4月2日,十幾幅畫賣了1200元。
這件事給了黎春一家很大的信心。“為我的兒子帶出了一片天!”黎春眼含熱淚,欣慰地說。
相關鏈接
280多件特殊作品公益展出
包括嚴運的鉆石畫在內,此次展覽共有280多件作品,有手工皂、中國結、串珠、折紙、油畫、國畫等,是廈門一群自閉癥、智障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共同完成的。展覽為公益性質,在廈門市殘聯的支持下,由廈門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廈門市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廈門心欣專項基金聯合主辦,福建弘德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中華兒女美術館和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聯合承辦,將持續(xù)到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