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原镈
臺海網(wǎng)1月17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潘志芳 文/圖)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文物上新了!1月20日,“鐘鼓喤喤——故宮博物院藏宮廷樂器展”將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開幕,44件/套故宮博物院藏宮廷樂器文物即將驚艷亮相。
據(jù)了解,故宮博物院收藏有2000余件與明清宮廷音樂相關(guān)的文物,此次展覽將展出44件/套故宮博物院藏宮廷樂器文物,年代從春秋到明清,跨越3000年時間。其中,不乏者減鐘、能原镈等來自不同年代的“重器”。
作為青銅禮器中最為重要的組合器之一,“鐘”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此次將展出的“者減鐘”為橢圓體,橋口,整體遍布多種紋飾,鉦部及兩欒鑄有銘文共計28字,內(nèi)容表明此鐘為吳王之子自作。
春秋時期的“能原镈”同樣來頭不小,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江西瑞州(今高安市),用以懸掛的鈕為一對相向的龍形鑄件構(gòu)成,腔體兩面的鉦部及鼓部兩側(cè)鑄有鳥蟲書銘文共計48字,記錄的是戰(zhàn)國時期越國、邾國、莒國三方盟辭內(nèi)容。
此外,展覽將展出一件仲尼式古琴。該琴以桐木為面板,梓木為底板,通體黑漆;琴體前廣后狹、上圓下方;琴額上刻“乾隆四十四年制”款。據(jù)介紹,該琴為清宮典制用琴,常用于朝會、祭祀、宴饗和韶樂之中。
更多精美文物將同步展出,廣大市民群眾可前去觀賞。展覽將持續(xù)至7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