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炎炎夏日,跑長途的駕駛員容易犯困,疲勞駕駛引發(fā)的事故時有發(fā)生。近日,記者了解到,我市人工智能企業(yè)瑞為技術推出了一款防疲勞駕駛神器,能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時分析駕駛員臉部表情、眼部變化,判斷其疲勞駕駛狀態(tài),并通過語音現場提示或者上傳監(jiān)控中心發(fā)出警示,幫助駕駛員趕走瞌睡蟲。
瑞為方面介紹,截至目前,已有十多個省市的“兩客一危”車輛,即從事旅游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以及城市公交車使用該智能車載設備,總裝數量達上萬臺。
駕駛員如犯困有語音警示
記者在瑞為技術的展廳看到了這款智能車載設備,它的主體部分是瑞為自主研發(fā)的人臉識別高清攝像機,使用時只需將攝像機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和前車門的柱上,不妨礙駕駛員駕駛體驗。而駕駛員開車過程中出現閉眼睛、低頭、打哈欠等表現疲勞的動作,攝像機都會一一記錄下來,并發(fā)出語音警示,提醒司機注意休息、小心駕駛。
遇不安全駕駛會抓拍上傳
瑞為工作人員介紹說,該設備還可對駕駛員行駛過程中的打電話、吸煙、不系安全帶等影響駕駛安全的行為進行實時監(jiān)控,自動觸發(fā)這些不安全駕駛行為的語音警示,并抓拍圖片或視頻上傳至監(jiān)管部門,為車輛安全保駕護航。而人臉識別特有的身份驗證功能也將得到施展,“像長途汽車,有時候有違規(guī)替班的情況,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對駕駛員身份有效監(jiān)控,杜絕非指定司機駕駛車輛。”
采用數據分析 發(fā)出“碰撞”警報
不僅如此,該設備還可采用數據分析的方法構建主動安全防御機制,“比如說,通過監(jiān)測前方車輛,設備能主動識別并計算出當前速度下與前車的碰撞時間,發(fā)出警報。警示分為保持車距報警和危險碰撞等級報警兩級。”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載智能終端從產品的底層算法到芯片、硬件,均由瑞為自主研發(fā)。據悉,瑞為是廈門市政府“雙百計劃”首批引進企業(yè),今年5月完成了由英特爾投資領投的B+輪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