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廈門90萬名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正式進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學校準備了哪些充滿儀式感的開學活動?新學期又有哪些新變化?一起去看看。
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tǒng)美德
一早,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就搭起了展臺,展出同學們親手制作的書簽、團扇、風琴折頁等作品,并為他們開啟新學期的第一個話題——“家風家訓”。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學生 陳政昊:(我的)家風家訓就是“和為貴,家庭和睦,鄰里和諧,以和為貴”。平時爸爸媽媽說在家庭中要尊敬長輩,平時要主動孝敬他們,然后在鄰里和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尊重個人的習慣特點、性格愛好。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學生 沈詩譽:寫了我要干什么,比如說我要尊重長輩、誠信友善、團結友愛等等,一天完成了一項就打勾一次。
記者了解到,上個學期,外附小組織學生學習名人名家“家風家訓”。在此基礎上,這個學期,學校開展“傳承潤物無聲 家風點亮未來”主題活動,從理解一步步走向實踐,傳承弘揚優(yōu)良家風。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德育處副主任 陳沁:讓孩子們通過紅領巾小義工到社區(qū)去,把自己一些好的品德品質也能夠在這些行動當中進行展示,希望每個家庭用小家庭去帶動社會層面,讓小手去拉大手,更好地托舉孩子的成長,就是真正達到育人的成果。
AI迎新 播撒科技種子
龍湫亭實驗學校的新學期是從人機“對話”開始的。開學式上,校門口的兩只機器獅熱情地和大家打招呼?,F(xiàn)場拍一張照片,通過AI工具就能一鍵生成動態(tài)視頻,讓孩子們直呼“神奇”。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還體驗了豆包、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什么是青春?如何學好八年級下冊的物理?大家躍躍欲試,爭著向AI提問。
廈門市龍湫亭實驗學校學生 林靜嫻:我問它如何提高記憶力這些問題,它就會給我建議,讓我應當合理安排我的各種生活時間,通過這次的體驗我對AI有了更多了解和認識。
廈門市龍湫亭實驗學校副校長 鄭慧躍:結合今年整個科技發(fā)展的大背景,我們將人工智能融入到迎新,讓學生能接受科技新的氛圍科技,新的環(huán)境。新學期我們將繼續(xù)開拓科技類社團的新天地,把人工智能跟我們的課程跟社團結合,讓我們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能有提前的體驗。
歡樂課間更有趣 賦能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
新學期,學校里的AI元素還真不少。在廈門實驗小學,上學第一天孩子們就發(fā)現(xiàn)校園里多了幾臺AI體測機。對著屏幕舉手識別之后,孩子們做起開合跳、高抬腿、立定跳遠等運動,系統(tǒng)可以實時記錄下每個人的運動情況。不僅如此,孩子們還可以和機器一起玩“木頭人不許動”等小游戲。
廈門實驗小學學生 徐熙悅:它很先進,挺好玩的,它可以讓我們放松身心,有了這些設備我們下課的時候就會更愿意過來體育運動。
這學期,實驗小學的特色課間活動更加豐富,將體育競技、傳統(tǒng)文化、藝體歌謠等融為一體,充分利用庭院、架空層、樓梯轉角、教學樓連廊等區(qū)域打造小課間特色活動場所,籃球機、棋牌游戲、自然探索,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
廈門實驗小學學生 夏翊昕:學校把日常的這種娛樂項目帶入到校園中來,同學們非常感興趣,而且我們下午的課間時間也延長了5分鐘,有15分鐘的下課時間使同學們在努力學習之后更輕松。
廈門實驗小學校長 湯吟瑩:課間活動場域遍布學校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來賦能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孩子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孩子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提升,同時他們的社交能力、學習興趣還有自我認知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課間活動的育人價值。
來源: 廈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