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鄭婷楠)12月6日(本周五)起,廈門市博物館與廈門市觀鳥協(xié)會將在廈門市博物館一樓臨時A廳共同舉辦“翎集鷺島——第五屆‘護鳥祥飛’生態(tài)文化展”。
廈門是候鳥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和越冬地。每年的遷徙時節(jié),成千上萬只候鳥蒞臨廈門棲息、越冬。據廈門市觀鳥協(xié)會觀測記錄,截至2024年11月,廈門地區(qū)已記錄到鳥類21目79科450種,占全國鳥類記錄的29.8%(450/1510),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8種。
此次展覽共展出“鳥”主題珍貴文物73件/組,觀鳥設備、標本、科普圖書、“非遺”作品等展品30余件,“鳥”主題攝影作品108幅。展覽以“人與鳥的不解之緣”為線索,通過“關關雎鳩,君子好逑”“山海新經,眾鳥登棲”兩大部分,古今對話,自然與文化交織,透視中國人與鳥類息息相關的自然觀、文化觀,講述廈門人民觀鳥、識鳥、愛鳥、護鳥的鮮活故事。
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專家講座、戶外觀鳥、“鳥”主題攝影/美術作品展、游園、研學冬令營等形式多樣的配套活動,寓教于樂,倡導大家愛鳥護鳥,共同構建人鳥諧樂的美麗家園。展覽將持續(xù)到2025年3月3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