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批福建省省級非遺與旅游融合發(fā)展推薦目錄公布,共84項。
廈門共有9個非遺代表性項目榜上有名,包括廈門漆線雕技藝、廈門珠繡、保生大帝信俗、惠安石雕(影雕)、福建布袋木偶戲(廈門)閩南皮影戲、廈門餡餅手工制作技藝(鼓浪嶼餡餅)、閩臺青草藥(廈門)、珠光青瓷燒制技藝(同安汀溪)和廈金宋江陣。
目錄的公布,將為福建省旅游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非遺資源參考。、
(海西晨報記者 陳翠仙)
近日,第一批福建省省級非遺與旅游融合發(fā)展推薦目錄公布,共84項。
廈門共有9個非遺代表性項目榜上有名,包括廈門漆線雕技藝、廈門珠繡、保生大帝信俗、惠安石雕(影雕)、福建布袋木偶戲(廈門)閩南皮影戲、廈門餡餅手工制作技藝(鼓浪嶼餡餅)、閩臺青草藥(廈門)、珠光青瓷燒制技藝(同安汀溪)和廈金宋江陣。
目錄的公布,將為福建省旅游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非遺資源參考。、
(海西晨報記者 陳翠仙)
臺海網6月1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吳菲)展示非遺之美,促進非遺“活化”利用,快拿起手機或相機,用鏡頭記錄身邊的非遺。由廈門市群眾文化學會主辦的2023年廈門市文藝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非遺在社區(qū)系列活動”廈門非遺攝影及微視頻征集已正式啟動。即日起至8月31日,活動面向社會大眾展開作品征集。 據(jù)介紹,此次征集內容聚焦“非遺在社區(qū)”“街...
我市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昨啟動,今晚還有一場小小傳承人演出等您觀看 ■街頭文化展演——荷葉說唱《送王船》 ■閩南童玩 ■影雕現(xiàn)場制作展示 ■街頭文化展演——現(xiàn)代高甲戲《送槍》 臺海網6月11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今天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昨晚,廈...
臺海網2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王龍祥)近日,漳州臺商投資區(qū)的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角美東美香脯糕制作技藝、日安堂“正骨療法”、宋江九州八卦陣和送王船習俗。 東美香脯糕是閩南特色糕點之一,其制作技藝已傳承300多年。位于白礁村的日安堂“正骨療法”于清同治年間由花氏先輩首創(chuàng),至今傳承六代。另外,沙坂村...
臺海網2月16日訊 據(jù)廈門電視臺報道 元宵佳節(jié),閩南民間有用傳統(tǒng)紙扎技藝制作燈籠的習俗。在集美前場,有一對陳氏兩兄弟仍在堅持著這項傳統(tǒng)的手藝,對于他們來說,做好紅彤彤的手工燈籠,才算過了個地道的元宵節(jié)。 陳氏兄弟:我是陳賜勇。我是弟弟我是陳賜堅。我們這個項目是今年剛申報到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做這個做到現(xiàn)在已經四十多年了。 傳統(tǒng)紙扎技藝是一種...
臺海網2月12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廈門市推薦申報的“詩詞閩南方言吟誦”等14個項目入選,涵蓋民間文學、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醫(yī)藥、民俗等5大類非遺門類。至此,我市省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數(shù)量增至62個(其中國家級15個)。 據(jù)悉,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8項,其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