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立新(左)和編劇毓鉞亮相閩南大戲院小劇場
臺海網(wǎng)9月19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曾宇姍 崔曉旭/文 沈威/圖) 他是《我愛我家》中的賈志國,是《大江大河》中的水書記,是《封神》中的東伯侯;他是《日出》里的方達生,是《雷雨》里的周樸園,也是《茶館》《天下第一樓》等經(jīng)典大戲的主角。
日子不禁過,演了一輩子,從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以下簡稱“北京人藝”)退休后,如今66歲的楊立新一心撲在話劇舞臺上,更忙了。
黑色布褲、藍色T恤配馬甲,穿著很隨性。昨晚,楊立新和編劇毓鉞亮相閩南大戲院小劇場,帶來話劇《鐘馗嫁妹》藝術(shù)分享會。楊立新一來就跟觀眾揮手打招呼,笑容滿面,直言喜歡廈門的土筍凍和海蠣煎。他來過廈門多次,僅話劇《戲臺》就三次登鷺。這一次,他給廈門觀眾帶來的是“人鬼情未了”的鐘馗。
1 堅守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幸福的
從北京人藝退休6年后,楊立新自己都沒想到,生活沒有預(yù)想中的清閑,要在舞臺上演話劇,也要進劇組拍影視,依舊排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自1975年進入北京人藝,楊立新從跑龍?zhí)组_始,一直演到在《茶館》《雷雨》《天下第一樓》《窩頭會館》《龍須溝》等北京人藝看家戲的主角,再到1991年踏入影視圈,參與主演電視劇《半邊樓》《我愛我家》《風(fēng)車》《楚漢傳奇》《大江大河》等。從藝四十余年,楊立新先后創(chuàng)作了大量觀眾耳熟能詳?shù)乃囆g(shù)作品,塑造了無數(shù)深入人心的藝術(shù)形象。他還導(dǎo)演了《我的西南聯(lián)大》《牌坊》《小井胡同》等多部話劇作品。
“話劇仍是我創(chuàng)作的重點”“原來的角色照演,新的角色不斷嘗試”在“多棲”的道路上,如此一路走下來,楊立新自稱“狀態(tài)很好,比退休前還忙”。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話劇的位置有多重要,并打了一個比喻:“我曾說我有‘四個一’,一個妻子、一個兒子、一個單位、一輩子演戲。能在北京人藝做話劇,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楊立新也坦言,干話劇可能不如干影視風(fēng)光賺錢,但一個人一輩子能干自己喜歡的事已經(jīng)很幸運了,“話劇有意思的是,不是一個結(jié)果的呈現(xiàn),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創(chuàng)作,每天都是新的。一個好演員要給對手演員新鮮的感受,新鮮的表演,觀眾的反饋對演員也特別重要,收獲掌聲和喝彩,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2 角色新:畫鬼神容易,畫犬馬難
今明兩晚,由毓鉞編劇、楊立新執(zhí)導(dǎo)并擔(dān)任主演的話劇《鐘馗嫁妹》將登上閩南大戲院的舞臺。這是楊立新與毓鉞繼《戲臺》之后再度聯(lián)手,更力邀文章、郎玲等實力派演員加盟。
《鐘馗嫁妹》上個月北京首演好評如潮:“不玄幻卻能在神鬼人三界自由穿梭,不鬧騰卻能讓觀眾由衷爆笑,不穿越卻做到時空自由。”楊立新扮演的鐘馗在人鬼神三界自由穿梭,演繹了一出“人鬼情未了”的人生大戲,也讓觀眾全程沉浸在笑聲中。“話劇《戲臺》曾來閩南大戲院演過2次,廈門觀眾特別熱情。”這次楊立新同樣期待,他說,這次的戲有同樣精彩的文筆、極致的幽默,并且又當(dāng)導(dǎo)演又要主演,“這個身份比只演自己的角色操心,北京話叫‘張著心’,要隨時注意舞臺上發(fā)生的事。”
對于飾演的“鐘馗”,楊立新笑言,“畫鬼神容易,畫犬馬難。老百姓對鐘馗形象太熟了,很多農(nóng)村甚至家家戶戶都貼在門上驅(qū)鬼辟邪,越熟悉舞臺上的呈現(xiàn)越不好辦。”
對于大學(xué)生演員,楊立新直言:“現(xiàn)在很多大學(xué)在搞劇社,我唯一的體會就是大家多在臺下看戲,多看戲、多演戲、多實踐,表演就是實踐的藝術(shù)。舞臺的優(yōu)勢就是通過排練場的聯(lián)排,知道有沒有把握好。”
3 排練難:連一個過場戲都不能輕松放過
閱劇本無數(shù)的楊立新,對編劇毓鉞的欣賞始于《戲臺》,兩人那時便開始“密謀”,于是有了《鐘馗嫁妹》。“劇本給我們最大信心,出其不意,永遠猜不到下一步的故事情節(jié),他真的會寫。”楊立新對毓鉞贊譽有加。
本來是人神之間的交易,但經(jīng)過一番糾葛,成就了一個勵志故事,很現(xiàn)代。拿到《鐘馗嫁妹》劇本,楊立新邊樂邊看:“《鐘馗嫁妹》有戲的地方太多了,越是好劇本越難排,要吃透每個人物,一個過場戲都不能輕易放過。”《鐘馗嫁妹》起用的戲曲演員遠多于一般的舞臺劇作品,這是楊立新前期排練工作的一大重點,他需要把不同行當(dāng)和領(lǐng)域的演員們統(tǒng)一在一種表演風(fēng)格里,找到共同的節(jié)奏。從6月19日第一天進組開始,他每天往返于亦莊與國話,下午1點半到晚上10點雷打不動泡在排練場。
現(xiàn)在市面上不少“大戲”僅排一個多月,《鐘馗嫁妹》排練達到兩個多月,從最初籌備算起超過3年,每場戲精心打磨。
4 父子情:見面時間不多,期待和兒子同臺演戲
演話劇、拍影視劇,楊立新忙得不亦樂乎。“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封神》我一直沒去看,都撲在這部話劇上,真沒時間。”
在《封神》中,楊立新和兒子楊玏父子檔齊上陣,楊立新飾演東伯侯,楊玏飾演西伯侯兒子伯邑考。別說電影里東伯侯與伯邑考沒有同框過,就連實際拍攝中,楊立新和楊玏也是完美錯開,“我的戲份不多,只拍了一個星期左右,我拍的時候他沒在,輪到他拍,我已經(jīng)撤了。楊玏表演得到大家喜愛,我才想起來他也參演。”
父子倆在演藝事業(yè)上各自忙碌,見面不多,但始終保持某種默契,相處的常態(tài)是一起聊戲。楊玏的微博,喜歡把老爸叫“新新哥”,每年楊立新生日,楊玏都為他慶祝。
對于在戲劇舞臺上合作,楊立新一直很期待:“我也跟毓鉞編劇提過,有合適的角色很想跟楊玏一起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