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簡史》不“簡”
李泉佃(廈門日報社原社長)
《廈門簡史》將一部千余年的廈門史濃縮到近80萬字的內容中,可謂名副其實的簡單;但從其內涵講,則簡而不“簡”。主要體現在五個突出:
一是突出了廈門悠久的歷史。
二是突出了廈門燦爛的文化成就。
三是突出了廈門光榮的革命傳統。
四是突出了廈門獨特的臺僑優(yōu)勢。
五是突出了廈門驕人的建設成就。
廈門的華麗轉身,蛻變?yōu)楦咚刭|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得益于廈門經濟特區(qū)成立建設。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廈門島西北部的湖里地區(qū)劃出2.5平方公里設置經濟特區(qū),率先確立了廈門經濟特區(qū)先行先試的“試驗田”的角色定位,從此拉開了廈門追風逐浪、勇立潮頭的奮進大幕。40年間,廈門敢闖先試,源源不斷地引入“改革活水”,先后歷經經濟特區(qū)擴大到全島,設立臺商投資區(qū)、保稅區(qū),實行計劃單列,建設保稅港區(qū),實施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開展自貿片區(qū)改革試驗等,實現一系列精彩嬗變。
自經濟特區(qū)誕生的那一刻起,黨中央始終心系這片熱土,習近平同志更是親自推動、親眼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在廈門經濟特區(qū)初創(chuàng)時期,與廣大特區(qū)建設者并肩奮斗;在經濟特區(qū)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為特區(qū)發(fā)展把準時代脈搏。尤其是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提出了“提升本島、跨島發(fā)展”戰(zhàn)略,更是點燃了大廈門建設的澎湃激情。為了落實這一戰(zhàn)略,廈門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種舉措,逐步有力有序推進戰(zhàn)略實施。
《廈門簡史》用一系列事實表明,廈門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把握歷史方位、扛起時代使命,用一系列變革圖新、精彩嬗變,撞響中華民族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鐘聲!
《廈門簡史》的主編雖然不是史學家,但他們以實干家的眼光來打量梳理一座城市,氣魄之大,視野之高,功夫之深,奠定了這部書,實乃力透紙背,著實可圈可點。
慎終追遠繼往開來
陳慧瑛(著名作家)

《廈門簡史》的可貴處在于:重新梳理了廈門歷史的研究思路,用史實說話,明確提出廈門歷史是同安歷史的延伸,通過同安和廈門古今沿革息息相關的地緣、親緣、文緣,比較圓滿地厘清“古同安,今廈門”這一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脈絡,從而消除以往定位“廈門建城于明朝”,將廈門歷史壓縮千年的舊史誤導?;仨旯懦?,正本清源,重現歷史真容,可謂功德無量!
今日,由于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寶貴的港口資源和豐厚的文化積累,美麗的廈門已然完全擺脫了當年邊陲小城的狹隘格局,完成了向國際化大都市的嶄新蛻變,還原廈門千年歷史名城風貌,讓廈門以更加深厚的歷史積淀,更加寬闊的博大胸懷,去包容古今中外各種文化,去團結海內外同胞和友人,慎終追遠,繼往開來,使千秋古城再振雄風、更創(chuàng)輝煌。這,應該也是修史為鏡的另一功德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新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學習黨史國史的意義。官方修史不易,民間修史,更是難上加難?!稄B門簡史》編寫組,遵照習總書記的指示,在不足三年的時光里,克服了千難萬難,終于將巨著寫就、出版,并將它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廈門經濟特區(qū)成立40周年的厚重獻禮。這一份可歌可敬的奉獻精神和深厚的人文情懷,令人深深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