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第二波演奏活動現(xiàn)場
臺海網(wǎng)6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文 陸軍航/圖)百琴齊奏,百人歌詠。今天下午5點,“百琴齊奏頌黨恩”暨2021年廈門市民鋼琴嘉年華活動將在島內(nèi)外10個會場同時奏響紅歌,唱響新時代,獻禮建黨百年。
其中,“百琴齊奏頌黨恩”主會場活動將在中山路西段(鷺江道入口)舉行。在中山路步行街上,20架鋼琴精心布點,數(shù)十家單位和機構的專業(yè)表演者,以及市民表演者,共計300多人共同演繹一首首紅色歌曲,匯聚成音樂的海洋。
主會場活動亮點紛呈,精彩不斷,既有鋼琴彈奏,也有舞蹈和大型合唱等。來自廈門大學、廈門市音樂學校、琴巢鋼琴等學校和機構的學生將精彩演繹一首首紅歌。表演者中,年齡最小的是來自鼓浪嶼藝術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年齡最大的是來自廈門市老年大學合唱團、平均年齡67歲的爺爺奶奶們。表演者來自廈門各行各業(yè),既有來自廈門市出入境警花合唱團的民警,還有來自廈門市第二醫(yī)院的醫(yī)生、思明區(qū)城管局的城管隊員,也有來自田間地頭的翔安區(qū)新圩嫂們、來自福建省隨心助殘公益服務中心身殘志堅的孩子們,更有來自寶島臺灣的青年以及 80多歲的菲律賓歸僑伉儷。
鼓浪嶼藝術幼兒園 最美童聲獻給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來自鼓浪嶼藝術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本次活動中年齡最小的表演者,將通過鋼琴和舞蹈,演繹經(jīng)典紅色歌曲《我和我的祖國》。
作為廈門市首家公立藝術幼兒園,該園于1998年在鼓浪嶼上創(chuàng)辦。2005年因區(qū)劃調(diào)整,園區(qū)搬遷至檳榔東里。多年來,鼓浪嶼藝術幼兒園踐行“以大愛之心育人,以大美之藝傳承”,堅持“崇德尚藝”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讓孩子在美的熏陶、浸潤下飛得更高更遠。
廈門老年大學合唱團 平均67歲 高唱紅歌頌黨恩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作為本場活動年齡最大的表演者,廈門老年大學合唱團的爺爺奶奶們,將用心演繹《我們走在大路上》和《鼓浪嶼之波》兩首經(jīng)典紅歌。這支合唱團平均年齡67歲,參加這次演出的團員,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73歲。
廈門老年大學合唱團成立于2002年3月,有來自各行各業(yè)的離退休干部、高級知識分子、工程技術人員、教師和部分退休職工。多年來,這支合唱團積極活躍在公益舞臺上,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
另一組“夕陽紅”表演者,來自雙十8899藝術團、雙十校友合唱團、知音藝術團,將帶來44人大型合唱《唱支山歌給黨聽》等。
廈門市音樂學校 20人鋼琴齊奏唱響新時代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在中山路主會場,廈門市音樂學校師生將帶來20人鋼琴齊奏,演繹《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保衛(wèi)黃河》《十送紅軍》《我和我的祖國》《鼓浪嶼之波》《唱支山歌給黨聽》等6首紅色歌曲。該校學生還將表演嗩吶領奏與小提琴齊奏《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作為此次活動聯(lián)合主辦方,廈門市音樂學校派出了最優(yōu)秀的鋼琴專業(yè)學生以及鋼琴專業(yè)指導老師,他們傾情投入到活動中,用心演繹一首首經(jīng)典紅歌,表達心中對黨的熱愛。
翔安區(qū)新圩嫂合唱團 一曲《紅梅贊》一片丹心向陽開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愛國歌曲《紅梅贊》,是歌劇《江姐》的主題歌,翔安區(qū)新圩嫂合唱團將帶來這首高亢歌曲的大合唱。
新圩嫂合唱團的嫂子們大多來自田間地頭。近年來,她們用甜美的音色征服了不少聽眾,更是用原生態(tài)的歌聲唱響了閩南文化的強音。
廈門出入境警花合唱團 精彩演繹《紅色娘子軍》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向前進,向前進……”一首《紅色娘子軍》,旋律鏗鏘有力、節(jié)奏鮮明。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警花合唱團將帶來這首歌曲彈奏+演唱。
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警花合唱團是廈門公安系統(tǒng)中唯一一支全部由女警組成的合唱團,她們是新時代的“紅色娘子軍”,業(yè)務精通,英姿颯爽,多才多藝。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她們利用業(yè)余時間,精心排練,用最美的歌聲表達對黨、對祖國的熱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