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福緣珠寶有限公司
讓歲月鎏金的不只是珠寶,更是愛
拿出公司精心設計的珠寶,栩栩如生的蜻蜓、蝴蝶,融合著善的理念。“昆蟲是弱小的生命,我們希望用我們的作品,去呼吁人們保護弱小,召喚出他們更加自信的人生。”植福緣珠寶第五代傳承人沈理達說道。
善的理念是沈理達不斷傳承的家風,更一直融入在企業(yè)的各項發(fā)展中。“用匠心做好企業(yè),讓員工們安定幸福,這也是一種善,更能讓自己有更大的能力,細水長流地去幫助別人。"沈理達說,她希望用自己的小小善舉,去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獲得幫助。
這些年,植福緣珠寶有限公司一直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在中山大學開設植福獎學金,資助貧困學生;為汶川、雅安地震災區(qū)及各類社會賑災活動義賣捐贈價值數(shù)十萬元的作品。
在去年底,沈理達義賣了24件精品珠寶,所得6.6萬元捐款,于今年委托到廈門市教育基金會,將定向資助11個貧困大學生。
讓歲月鎏金的,不只是珠寶,更是對愛的理解,是傳世的信念——心中有愛,福氣常在。
福建省助學濟困公益協(xié)會
拾珍助學“勿使遺珠”是我們的共同愿望
“于人類而言,孩子如珍珠,因貧困等種種原因無法實現(xiàn)就學夢想的孩子,如那些暫時被遺忘在社會各個角落的珍珠。助學項目猶如一場清新感人的拾珍行動,‘勿使遺珠’是我們的共同愿望。”福建省助學濟困公益協(xié)會監(jiān)事長、第五任輪值會長蔡麗君說。
在獲悉此次愛心助學活動后,福建省助學濟困公益協(xié)會第一時間向廈門市教育基金會捐出6萬元,資助宜昌的10名貧困學子。
福建省助學濟困公益協(xié)會是在福建省民政廳注冊成立的,由福建省內(nèi)從事助學濟困的慈善機構、企業(yè)單位、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組成的非營利性的慈善類社會組織。協(xié)會自成立以來,在項目上深耕細作,打造了“拾珍助學”、“城中村公益圖書館”等公益項目平臺。
其中,協(xié)會核心項目“拾珍助學”的足跡已遍布全省各地。協(xié)會從開始推動公益、籌備成立至今,共舉辦各種公益與交流活動208場次,參與和受益人群逾2萬人次,各項善款支出總額逾600萬元。“拾珍助學”項目對接學生數(shù)量872人,全資捐建圖書館1座,參與助學走訪、回訪的義工達3463人次。
蔡麗君表示,福建省內(nèi)的貧困學子如遇到求學困難,可通過福建助學熱線13599543001、福建助學微信公眾號“fjzxjk”向該協(xié)會申請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