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高考,準備高考,復習備考…青年們歡心鼓舞,奔走相告??梢哉f全社會是處于一種亢奮的氛圍中,做好準備,接受國家的挑選。1977年,無數(shù)人通過高考有了選擇命運的權利,許許多多年輕人壓抑已久的激情完全綻放。十三屆的人扎堆參加高考,當時我們班最大的入學已經(jīng)32歲了,最小的16歲,年齡相差了幾乎一倍。
恢復高考,不僅是許多人命運的轉(zhuǎn)折點,更成為一個國家與時代的拐點。當年的錄取率是4.8%,基本上21個人才能考上一個,文科的錄取率只有2%。1976年,我在龍巖縣江山公社插隊;1977年夏天,我在耕山隊的水田里割水稻;稻田里的水被太陽曬得發(fā)燙。我上午下午弓著腰各割5個小時水稻,再挑兩擔稻子回隊……而隨著1978年春天的到來,我成為廈門大學的一名學生。

如果沒有恢復高考,如果沒有考上大學,我也許就在農(nóng)村繼續(xù)勞動,后來發(fā)展也不知道會怎么樣,就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在大學當教授,從事與高考有關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