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廈門市博物館的外語講解接待量迅速增長,為了更好地弘揚廈門歷史傳統(tǒng)文化,擴大廈博的國際知名度,增強講解團隊的英語講解能力,提高口語溝通能力,了解英語講解中的難點、重點問題,激發(fā)我館講解員和志愿者學習英語的熱情,2019年7月6日,宣教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英語沙龍活動!

宣教部副主任彭維斌在博物館大廳對參加英語沙龍活動的講解員、志愿者、海外留學生、大學實習生和高中學生簡單地介紹了本次英語沙龍活動的形式與目的,并一起合影留念。
本次活動由廈博志愿者黃雯、夏軍主持,活動由兩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展廳講解

首先,主持人黃雯將大家?guī)нM《廈門歷史陳列》展廳。她用流利的英文簡要地介紹了展覽內容。接著,志愿者孫軍為大家介紹了六位廈門歷史上的杰出人物。陳韜則為大家介紹了一件唐代陳夫人墓中出土的摩羯紋銀碗。


在《閩臺民俗陳列》展廳,講解員郭淑珺跟大家分享了“天公生”、“元宵節(jié)”等節(jié)慶習俗文化和“拍胸舞”、“火鼎公婆”等閩南民間表演藝術。

接下來,在《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廳,彭維斌副主任給大家介紹了一件清乾隆青花釉里紅八仙祝壽紋盤,夏軍則分享了館藏玉器的相關知識。



第二部分:《我心中的博物館》

很快到了英語沙龍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受邀參加活動的嘉賓分享了“我最喜歡的博物館”。大家精心準備了圖文并茂PPT,并在講解中積極互動。
首先,陳斯蓓為大家介紹了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

留學生曾雨靈帶來了澳大利亞昆士蘭畫廊和現(xiàn)代藝術館(QAGOMA)(Queensland Art Gallery and Gallery of Modern Art )的精彩內容。

誠毅學院的兩位大二實習生倪美佳、邱文婷分享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Tokyo National Meseum)和福建省萬壽巖遺址博物館。

廈外高三畢業(yè)生林葉靈分享了法國盧浮宮的珍貴藏品(Beauty of Louvre)。
廈門一中高三畢業(yè)生雙胞胎姐妹葉韞凡和葉韞芃分享了自己學習英語口語的難點和重點,并為大家提供了英語口語學習的小竅門。

分享會中,大家介紹的各國博物館引人入勝。
每個分享的側重點都不盡相同,
有關注博物館藏品的、
有側重展覽設計的、
有對考古學研究成果的發(fā)現(xiàn)介紹的……
總之,大家都在本次分享中收獲頗豐。
最后,彭維斌副主任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向各位活動的參與者表達了感謝,并表示廈門博物館將會在不斷提高英語講解水平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堅持不懈,努力塑造廈門市博物館高水平高素質形象,為進一步擴大本土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