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千尋”
此次黃海為《千與千尋》創(chuàng)作的兩幅中國區(qū)官方電影海報,畫風(fēng)一暖一冷,勾起影迷們的各種討論及回憶,有影迷評價說是“美到讓人落淚的海報”。
22日正值《千與千尋》熱映,中新社記者專訪海報設(shè)計師黃海,聊聊海報和電影的故事。
“電影《千與千尋》講述成長故事,涵蓋太廣,可解讀的東西太豐富,海報其實挺難做的。”黃海告訴中新社記者,給予的工期只有并不寬裕的3個月,“壓力蠻大的,很難”。
兩幅海報以“守望”為題,分為《守·“別丟了自己”》《望·“不要回頭,一直向前”》。
黃海闡釋這兩幅海報時說:“人生從守到望,從開始時的弱小恐懼,到成長后的堅定勇敢,守是守住內(nèi)心、守住自我,找回最初的純粹與單純;望是面向未來的堅定與力量,獲得強大能量勇往直前。有了初心的堅持才有真正勇敢與堅定,無需回頭和猶豫,一定會天高地闊、星光燦爛。”
《守》篇海報畫面飽滿,色調(diào)溫暖,壁畫風(fēng)格繁麗而細致。曾令觀眾感動、驚嚇、委屈的白龍、湯婆婆、鍋爐爺爺、小玲等眾人,在云層中溫和注視千尋。
滿滿當當?shù)娜宋锶合裉幱谕昵さ纳戏?,如同守護她。
這也令我們想起影片中,千尋一直表現(xiàn)堅強,直到白龍遞過“可以精神百倍”的飯團給她,她才流下淚來。千尋不是不哭,是無處哭泣,她的堅強只是環(huán)境所迫,將委屈藏在心里。
或許正如“毒舌影視文學(xué)”所評論的,“成長恐怕是《千與千尋》想要表達的最重要的主題,這部動畫之所以在觀眾心里被奉為經(jīng)典,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對于成長中所遭遇的困難,從動畫中找到了共鳴。”
“我想說的是,不要丟了自己。”黃海說,《守》篇展現(xiàn)千尋對弱小自己的溫柔慰藉,這是一個接納和成長,鼓勵大家守住內(nèi)心、守住自我。
在《望》篇中,黃海鎖定“成長”。畫面以藍色調(diào)凸顯孤寂感,千尋在鐵軌上大步向前,身旁有明燈指引,腳下有白龍和無臉男相伴,人生道路就是該“不要回頭,一直向前”。


《望》篇因為迥異于觀眾對《千與千尋》的觀影經(jīng)驗,但又契合日本影視作品對人性的探幽研磨,映照宮崎駿廣遼幻想世界的浪漫,獲得影迷好評。
點映活動組織者阿球尤其喜歡《望》篇:“它的主背景既是水面,又是星空,都有闊大的空間感,千尋小小的人和無臉怪置身其中,對比強烈。同時把小白龍的身形巧妙隱藏在背景之中,既是經(jīng)典的電影元素運用,又不會讓人有堆疊之嫌。”
為什么是走在鐵軌上?黃海說,一塊一塊枕木鋪陳軌道,伸向遠方,鐵路就像人生之路,有坎坷,有連綿的臺階,然而她要開始自己勇敢地往前。當千尋啟程時,神靈相伴,跳跳燈照亮她的內(nèi)心,“那時候她是堅定的,她內(nèi)心已經(jīng)很強大”。
“客觀上來講,千尋是個孤單的孩子,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單的。”黃海說,“但我希望每個人都像千尋一樣,雖然孤單,卻內(nèi)心豐富而充滿關(guān)愛。”
創(chuàng)作是條很窄,但足夠單純的路
對黃海來說,創(chuàng)作就是不斷修正信息,作品信息更飽滿,畫面表現(xiàn)更充分的過程,“所有的韻味留白都到了,就是好的”。
談及創(chuàng)作的苦與樂,黃海笑說,設(shè)計師這種人是很自虐的,“創(chuàng)作者是很辛苦的,也是條很窄的路,但這也是我們享受的,因為它足夠單純”。
黃海已經(jīng)看過太多遍《千與千尋》,影片上線他仍然會進影院。他也希望更多人能走進影院看到這個故事。
“千尋永遠保持自己的本真善良、勇敢堅定,才能征服神隱這個世界,帶著所有人給她的祝福,成為她內(nèi)心最大的溫暖,才會有勇氣往前走。”黃海說,“這就是我理解的千尋。”
除截圖外,本文所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林春茵、黃詠綢、彭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