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起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潘維廉說,之所以要送書給習總書記,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看,是他促成此書的撰寫。
1999年,潘維廉患病入住香港一家醫(yī)院,當時情況非常糟,病痛使他一天天消瘦,也使他絕望,以至于他外國朋友問:如果你僥幸活下來,是否即刻回“家”(美國)?但是,潘維廉說,他當時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活下來。
在他沮喪時,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委托人給潘維廉送去鮮花,當時的廈門市市長洪永世也派人送了鮮花,還寫了一封信。
潘維廉說,從那天起,我安心養(yǎng)病,逐漸康復,下定決心要回到我廈門的家,回到中國家人身邊。
兩年之后的2001年11月,在福州,習近平給潘維廉頒發(fā)“福建省榮譽公民”證書。潘維廉說,晚宴期間,我們談起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對我和我的妻子說:“你已經(jīng)寫了一本談廈門的書,那是你第二個家,你也要寫一寫泉州,那是你第三個家”。
潘維廉說,習總書記讓我了解,我不但有機會幫老外(和老內(nèi))更好地了解中國,而這個機會也是一個重要的責任。他開始更認真研究福建的歷史文化,寫了不少書,還參加電視節(jié)目拍攝。
收到信后“非常高興、榮幸、吃驚”
潘維廉說,日前,他把《我不見外》托一位到北京開會的朋友轉(zhuǎn)交給了習總書記,還附了一封信,信中回憶兩人的兩次交往,介紹自己如何講中國故事。
不過,他說,他送書時,沒有想過會收到回信,因為習總書記可能是世界上最忙的一個人。
潘維廉形容他收到信的心情:“非常高興和榮幸,也很吃驚!”他說,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習總書記的責任和壓力非常重,但他還花時間給我這個普通外籍老師寫信!
潘維廉說,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好,機會會越來越多,責任也將越來越大,我要好好利用這樣的機遇,讓人們了解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世界。
潘維廉透露,他現(xiàn)在在寫關(guān)于平潭島的書。
這位美國人還說,我期待繼續(xù)目睹和見證今后幾十年中國的發(fā)展!
首個定居廈門的“老外”
63歲的潘維廉教授(William N.Brown),是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1988年,這位美國人舉家來到廈門,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任教。
他是第一個定居廈門的外國人、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還是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的外籍教師之一,曾榮獲國家外國專家友誼獎、福建省榮譽公民、廈門市榮譽市民等稱號,著有《魅力廈門》《魅力福建》《魅力泉州》等多本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