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臺海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廈門 >> 文化教育  >> 正文

走上“七星橋”穿過“七娘媽亭” 廈門少年循古禮 “做十六歲”

m.dddjmc.com 來源: 臺海網(wǎng)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狀元們”游街回到朝宗宮。

  ▲鉆“七娘媽亭”。

  向父母奉茶

  ▲過“成年門”。

臺海網(wǎng)8月26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成長,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2015年“七夕”,16歲的駱濱潔參加了朝宗宮舉辦的“做十六歲成年禮”,滿滿的儀式感,讓她至今都無法忘卻。此后每年,她都會收到朝宗宮寄來的信。她說,那就像是一封家書,讓人覺得很溫暖。今年8月17日,又到“七夕”,駱濱潔以“過來人”的身份,出現(xiàn)在新一屆的“做十六歲成年禮”,站在40位青少年面前,分享了自己的成長心得。

  在閩南地區(qū),“七夕”并不僅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也是紀念七仙女“七娘媽”的節(jié)日,還是為十六歲少年舉行成年禮的日子。雖然這是閩南的傳統(tǒng)習俗,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在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下日漸沒落。位于沙坡尾的朝宗宮遵循古制,回歸傳統(tǒng),同時借鑒了與閩南文化同源的臺灣臺南地區(qū)“成人禮”儀式,于2015年恢復“做十六歲”的禮儀傳統(tǒng)。

  “做十六歲成年禮”連續(xù)舉辦四屆,今年還入選了思明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應該說,活動影響的不僅僅是200多位十六歲青少年,而是透過這一兩岸同根同源的傳統(tǒng)禮俗,對兩岸傳統(tǒng)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促進兩岸民間的交流交往。

  游街穿亭奉茶 一切儀軌如古

  17日下午,40位青少年換上大紅狀元袍,頭戴狀元金花帽,手執(zhí)“成功”旗幟,站成兩列,從朝宗宮出發(fā),在舞獅和各式民俗陣頭的引路下進行踩街,向鄰居父老昭告自己長大成人,開始游街。

  游街歸來的少年們依次來到朝宗宮的大殿上持香拜謁媽祖,經(jīng)過一道“成年門”,走上“七星橋”,穿過“七娘媽亭”,并在亭前朝拜“七娘媽”,感謝“七娘媽”的眷顧,一切儀軌如古。此外,朝宗宮還準備了成年禮證書、文昌筆等禮物送給青少年。

  閩南人把“七娘媽”視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守護神,過去舉行“成年禮”意味著孩子已經(jīng)不再需要大人的呵護,開始獨立生活,但在今天,十六歲還是上學的年齡。每年的成年禮上,最感人的環(huán)節(jié)莫過于奉茶。這個步驟,不單體現(xiàn)出閩臺“做十六歲”習俗共同的精神內(nèi)涵,更是兩岸同胞對親情的重視、對家庭美滿幸福的寄托。少年們手捧香茗,跪在父母面前,向父母奉茶,感謝養(yǎng)育之恩。

  接過兒子遞來的香茗,沈宇晨的媽媽不禁熱淚盈眶,她說,“我不需要他多么出眾,做一個‘有溫度’的人才重要,這樣的人生才有光芒。”

  搭建交流平臺 傳承兩岸民間文化

  前面所提到的“七娘媽”就是七仙女,但閩南人拜的“七仙女”是指天上的七位神娘,她們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不僅能給孩子帶來溫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

  在閩南及臺灣地區(qū)關于“七娘媽”的傳說有各種版本,主要流傳的是家中的小孩出生以后,滿月或者生日的時候,就要到“七娘媽”那兒祈求保佑。傳說,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時候,把孩子托付給了其他姐妹來照顧。因此每逢七夕,家長們會帶著孩子祭拜“七娘媽”,而孩子年滿十六歲時,還要舉行成年儀式,答謝“七娘媽”長年的護佑。

  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說,古代男女行冠笄之禮以示成年,這是傳統(tǒng)閩南人家庭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不過,這個習俗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失,但在臺灣的臺南地區(qū),長期流傳這樣的民間習俗。

  廈門朝宗宮所在的玉沙坡,曾是大陸通往臺灣的唯一渡口,到臺灣的登陸地就是鹿耳門。朝宗宮住持林招治說,朝宗宮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看到他們將成年禮完好地保存下來,便希望能夠讓這個傳統(tǒng)習俗再次回歸到廈門,通過對兩岸傳統(tǒng)文化的共同傳承,由此搭建一個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平臺,于是從2015年開始,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朝宗宮都會舉辦“做十六歲成年禮”。

  “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彭一萬說,成年禮正是通過傳承傳統(tǒng)禮儀的方式,讓孩子們切身感到身份的轉(zhuǎn)換,從此要開始學會承擔責任,懂得孝順父母、家庭和睦、尊敬師長、社會和諧,做一個有作為的時代青年,造福社會、報效祖國。

相關新聞
兩岸少年相約“做十六歲” 該習俗已成為思明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

臺海網(wǎng)8月1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通訊員 林坤山)廈門朝宗宮將于8月17日舉辦第四屆“做十六歲成年禮”活動,現(xiàn)尚有少量名額。如您的孩子在2003年出生,即可免費報名參與,尤其歡迎在廈臺胞子女參加。   據(jù)了解,閩臺地區(qū)歷來有“做十六歲”習俗,2015年經(jīng)兩岸文史專家的考證、建議,廈門朝宗宮恢復了這項習俗,朝宗宮住持林招治邀請大家屆時蒞臨朝宗宮觀禮、...

2018海峽兩岸龍舟文化節(jié)啟幕 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2018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jié)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2日在廈門集美啟幕?!蚊鳌z 2018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jié)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2日在中國著名僑鄉(xiāng)廈門集美啟幕。海峽兩岸共有53支隊伍參與本屆龍舟賽的角逐,共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臺中南天宮循古禮舉辦布施法會弘揚關帝文化

4月20日,2018戊戌年關圣帝君布施消災祈福大法會暨關圣帝君文化祭活動在臺中舉行。圖為活動現(xiàn)場。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攝 鑼鼓喧天、祥獅獻瑞、雙龍舞動……臺中南天宮20日在樂業(yè)路附近廣場舉辦2018戊戌年關圣帝君布施消災祈福大法會暨關圣帝君文化祭活動,熱鬧非凡。   上午9時50...

臺灣循古禮舉辦黃帝拜祖大典

臺海網(wǎng)4月20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陳成沛 文/圖)4月18日,臺灣戊戌年軒轅黃帝拜祖大典在臺北中山堂遵循古禮進行,由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擔任大典主拜官,邀請產(chǎn)官學各界人士共同參與,典禮莊嚴隆重。   吳敦義表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參加軒轅黃帝拜祖大...

遵古禮重傳承 臺灣各縣市舉行“釋奠禮”紀念孔子誕辰

2017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8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縣市紛紛舉行“釋奠禮”。(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2017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8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縣市紛紛舉行“釋奠禮”,表達民眾慎終追遠及弘揚儒家文化精神的愿望。讓我們來看看,臺灣各地都是如何紀念孔子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