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1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小學語文課本里,收錄了一篇散文《桃花心木》,很多人都讀過。
這篇散文的作者,是來自臺灣的林清玄。
讀他的書,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觸動,那些文字,或?qū)庫o或激昂,值得去捧一盞清茶細細品味。
他是臺灣地區(qū)作家中最高產(chǎn)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上周日,林清玄來到外圖廈門書城舉行“美學三書”簽售會,并接受導報記者獨家專訪。他說,他的生活很簡單,這三本書也是他的生活態(tài)度——“持續(xù)做一個深情的人”、“凡事喜悅 自在生活”、“人生不樂復如何”。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yōu)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zhuǎn)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摘自林清玄作品《桃花心木》
每天堅持寫字 58年從未中斷
林清玄的故鄉(xiāng),在臺灣高雄旗山,父母經(jīng)營林場農(nóng)田,家里兄妹近20人,生于1953年的他排行12。
那時,書是極其少見的。但林清玄對文字,天生敏感。小學一年級,看到《葬花吟》,他雖然不懂,竟無端落淚,悲憫之情,與生俱來。
小時候,為了思考,他常常沿著河流、鐵路慢慢走,走一整天,再走回來。
7歲那年,他開始背誦唐詩宋詞,8歲獲得了全臺灣兒童繪畫賽優(yōu)選,10歲開始讀小說。他記得,小時最喜歡的是《西游記》。
當作家,是林清玄小學三年級就立下的夢想。他17歲開始發(fā)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學之路。他的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當然,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chuàng)作。
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地區(qū)所有文學大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等等,連續(xù)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才高世嫌,他只好召開記者會,宣布不再參賽。
可被稱為“臺灣十大才子”之一,亦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天才。
上高中時,他覺得必須努力,于是規(guī)定自己每天寫1000字;服兵役時,覺得應該更努力,便規(guī)定每天寫2000字,“軍營6點吹號,我就4點起床,寫2個小時。”林清玄說。工作后,他覺得應該再努力,于是規(guī)定寫3000字。
寫字的習慣,他從小學開始一直堅持到今天,58年來,沒有一天中斷。“我要不斷訓練,讓手、眼睛、心保持在第一線,如果一個星期沒有寫東西,手就會離開你的心。”林清玄說。
事業(yè)巔峰期 辭掉工作去閉關
可誰也不曾想到,正值事業(yè)巔峰的林清玄,在而立之年選擇閉關修行,隱居山林。“小時候,我住在鄉(xiāng)下。有一天,從宜興來了一個大師,在離我家很近的地方,蓋了一座寺廟,叫佛光寺。”林清玄回憶說。
他口中的那位大師,就是現(xiàn)在聞名天下的星云大師。那時,林家種著水果,有時水果太多,父親就讓他送水果給寺廟里的師父們吃。
他記得,小學四年級,有一次背了一袋香蕉送去,恰好趕上廟里舉行皈依儀式,“我遠遠看到星云大師,無比神往,心想這么美好的一個人,如果是我?guī)煾冈撚卸嗪?rdquo;。
32歲那年,林清玄辭掉工作,跑到山里。“年輕的時候追求成功,可到了30歲,這些成功帶來更多的盲目、更多的不快樂,只是突然感覺虛妄,一切皆如夢幻泡影。”林清玄想做的,只是改變。
但社會不能理解,“那時候,還有很多文章探討林清玄為何突然出世。”林清玄常常講,“當你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你可以聽別人的聲音,也可以聽自己的。但如果全聽別人的,你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他閉關3年。打坐、誦經(jīng),去森林里散步,過午不食,不染塵世,去山上閉關。唯一不變的,就是寫字的習慣,每天晚上都堅持寫,寫兩三千字。
3年閉關后,林清玄重返世俗生活。3年后下山,后來便有轟動一時的“菩提系列”。
和古龍拼酒 幫三毛賣房
在臺灣文學圈,林清玄是出了名的人緣好,有很多好朋友,以前有古龍、三毛等,都是他的摯友,他還和他們約稿。
“那時常和古龍拼酒,拼了酒他才給我稿。”林清玄說,年輕不懂事,兩個人拿兩個臉盆互相拼,一人倒6瓶紹興酒,然后“干盆”,看誰先把一盆酒喝掉。經(jīng)常喝著喝著,兩人同時醉倒。
至于三毛,林清玄說,她內(nèi)心有個小女孩沒長大,雖然年紀也不小了,可打扮行事都像沒長大。“有一段時間,她告訴我想去美國,想把臺灣的房子賣了。那是一層樓,上面有個花園,我非常想要,現(xiàn)在是三毛紀念館了。”林清玄說,“當時講好價錢400萬(新臺幣),我趕緊向朋友借錢,第二天要簽約了,頭天晚上,三毛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房子不賣了。”
林清玄哭笑不得,因為三毛說,屋頂?shù)臋幟书_花了,要等它結果。“當時我氣得半死,不過氣過之后再想,這就是三毛吧。”林清玄說。
進入花甲之年 在云上看人生
人生有不同的階段,林清玄曾說過,20歲時在橋上看風景,30歲時在樓上,40歲時在山上,50歲時在云上……“您已經(jīng)年過六十了,現(xiàn)在是在哪里?”“還是在云上。”林清玄笑笑,“年輕時希望擁有更多的東西,現(xiàn)在過的是簡單的生活,用高眼光、高角度去看人生。”
已過花甲之年的林清玄,向往的生活很簡單,一個茶壺一個杯。
關于寫作,林清玄自覺會一直寫下去,或許依然在文學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許就著手去寫一些比較大部頭的有關人性、有關歷史、有關哲理的書;或許改變途徑去寫小說。“不管未來會寫什么,寫作總是一條不能斬斷的路。”林清玄說,會一步步往下走去。
相關鏈接
林清玄新作“美學三書”
林清玄此次來廈簽售的新作“美學三書”,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包括《凡事喜悅自在生活》、《人生不樂復何如》、《持續(xù)做一個深情的人》,是林清玄關于“生活美學”、“人生美學”、“情感美學”的清澈感悟與優(yōu)美描寫。
三本美學書中,“生活美學”更多的集中在對現(xiàn)實生活的展現(xiàn)上;“人生美學”更多地展示精神領域的美感;而“情感美學”就是在美好文字的基礎上,展現(xiàn)其對父母子女之情、朋友之情、自然風景之情、文化藝術之情等各種事物的“歡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