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歌舞劇院音樂話劇《雁叫長空》全國巡演圓滿落幕
演出所到之處,觀眾點贊“是一臺充滿真情和信仰的劇目”

經(jīng)過十年磨礪的《雁叫長空》,是新時期廈門文藝工作者們對理想信念與生命價值的一次莊重詮釋。

▲在第一站上海大寧劇院演出前,主辦方邀請該劇編劇、導演、作曲,以及劇中主要演員代表與觀眾見面。
臺海網(wǎng)5月20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5月13日下午,當音樂話劇《雁叫長空》的最后一個音符在廣州大劇院落下,現(xiàn)場的觀眾紛紛起立,如潮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這場演出,為廈門歌舞劇院全國巡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此次巡演持續(xù)了近一個月,《雁叫長空》跟隨中演院線,北上上海、濟南、德州、北京,南下廣州等地,其間演職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并最終完美亮相。
沒有絢爛的特效,沒有華麗的布景,沒有煽情的臺詞――再現(xiàn)紅色歷史、禮贊偉大精神的《雁叫長空》,所到之處,贏得觀眾交口稱贊:“這是一臺充滿真情和信仰的劇目。”
擔負弘揚紅色文化重任 不斷創(chuàng)新推出精品劇目
身處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的文藝院團,廈門歌舞劇院從建院之初就擔負起文藝工作者的使命,不斷創(chuàng)新,推出精品劇目,努力打造成為高水準、大格局的一流院團。
“傳承紅色文化可以為當代人提供精神支持和實踐坐標,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文化品格。”為此,廈門歌舞劇院主動挑起弘揚紅色文化的重任,在2006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推出了音樂話劇《雁叫長空》。該劇根據(jù)姚遠的話劇《馬蹄聲碎》改編,國家一級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王曉鷹擔任總導演。2016年,《雁叫長空》重登舞臺,紅色基因透過舞臺延續(xù)至今。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論述。而延續(xù)紅色基因,是新時代增強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
經(jīng)過十年磨礪的《雁叫長空》,不僅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是新時期文藝工作者們對理想信念與生命價值的一次莊重詮釋,它也帶來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一種對紅色經(jīng)典、對弘揚長征精神的禮贊和傳承,喚起了更多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此同時,參與《雁叫長空》的所有演職人員,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禮與升華。

▲《雁叫長空》重登舞臺,紅色基因通過舞臺延續(xù)至今。
克服困難團結協(xié)作展現(xiàn)“廈歌”優(yōu)良傳統(tǒng)
臺上螞蟻精神詮釋紅軍精神,臺下奉獻精神展現(xiàn)團隊精神。這次的全國巡演,除了用精品演出打動觀眾外,廈門歌舞劇院還以嚴謹、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與演出地的劇場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再次展現(xiàn)出廈門歌舞劇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
帶著兩部廂式貨車裝載的大量道具,三天一次轉場,是此番巡演面臨的最大困難。每一個劇場有著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舞臺結構、不同的技術設備,廈門歌舞劇院全體演職人員一改按部就班的習慣,與相關演出劇場工作人員積極溝通,在裝臺、對光、調音、走臺、連排、演出、拆臺、清理、收納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工作中,各展其能、各盡其責,將最完美的一面呈現(xiàn)給當?shù)赜^眾。而每場演出結束,整個舞臺都是打理得井井有條、干干凈凈歸還給劇場。
大家自覺擺正位置,由各部門專業(yè)人員領隊,打破部門之間分工限制,道具裝卸、搬運、裝臺、拆臺男同志齊上陣,或從早到晚,或通宵達旦,建臺不誤演出,拆臺不誤轉場;老演員讓位給年輕演員,臺前“跑龍?zhí)?rdquo;甘當“戰(zhàn)士”,幕后則是打理道具、換裝、搶妝處處帶頭;許多演職員克服家庭有老、有小以及身體狀況等種種困難,以紅軍女戰(zhàn)士“一定要跟上隊伍,一定要跟上去”鞭策自己,服從大局。

▲觀眾們?yōu)檠輪T感動人心的演出而熱情鼓掌。

▲濟南觀眾靜靜地觀看了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紅色經(jīng)典劇目,直到演員謝幕,觀眾席才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所到之處反響巨大很多觀眾含淚看完演出
再好的劇目,也需要走向市場,才能讓更多觀眾接受。廈門歌舞劇院常務副院長馬列說,“這次巡演的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的文化交流活動非常豐富,部分觀眾對藝術的追求和要求很高,這部劇能得到這些觀眾的‘評判’,機會難得。”巡演結束,從觀眾的反響來看,《雁叫長空》成功了。
無論是在上海、濟南,還是德州、北京,《雁叫長空》僅演出一場,不待觀眾“回過神來”就一掠而過,按既定行程直奔下一站。正如導演形體設計信洪海所說,“看這部戲,你只要走進來,就不會走。”的確,走進劇場而不是在場外“觀望”的觀眾果然發(fā)出感慨:“《雁叫長空》真的值得觀看,可惜這么好的戲只演一場。”演出結束,觀眾仍依依難舍與演員揮手告別,有的老同志鄭重地向臺上演員敬禮。
應“第八屆廣州藝術節(jié)·戲劇2018”主辦方之邀,《雁叫長空》在廣州大劇院連演兩場,可以說,場場爆滿。一位劇院工作人員看完演出,在微信工作群里說道,“這臺戲是我在廣州大劇院里看到的最誠心之作。”還有一位退休軍醫(yī)費盡周折找到劇組,拉著領導的手微微顫抖,眼里還噙滿了淚水,她說,這臺主旋律的劇目,沒有說教性的語言,讓觀眾能夠坐得住,進入戲劇人物的內心,今后一定要多多走進高校,讓年輕人接受教育,這比政治理論課要生動形象得多。
觀眾對《雁叫長空》的認可,讓廈門歌舞劇院全體演職人員信心十足。馬列表示,他們會將紅色文化這個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弘揚、傳承下去。
【鏈接】
音樂話劇《雁叫長空》以雄渾深厚的音樂敘述,細膩感人的情節(jié)再現(xiàn),講述了五個掉隊的紅軍女戰(zhàn)士感人至深的長征故事,她們克服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歷盡非人的磨難,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終于在死亡陷阱般的沼澤地找到了自己的隊伍。
這是紅軍戰(zhàn)士以生命為代價,把自己所有的人生渴望融入中國革命勝利的理想信念中的真實寫照,也是長征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原文標題:廈門歌舞劇院音樂話劇《雁叫長空》 全國巡演圓滿落幕
原文鏈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5/20/10036553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