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

媽媽再見
昨日上午,在校門口,孩子親吻送她上學的家長。

我來我來
開學第一節(jié)課,小朋友踴躍發(fā)言。

好久不見
隔了一個假期不見,小朋友開學相見笑逐顏開。
【現(xiàn)場】
過了一個寒假,小朋友們在成長――
媽媽放心,我長大了!
本報記者蹲點校門口,記錄暖心“小棉襖”的故事
本報記者黃雪燕薛 堯
昨日是開學第一天,和往年一樣,在校門口,尤其是幼兒園門口,還是有不少哭鬧、“開學綜合征”的萌娃們。不過記者在校門口蹲點觀察也發(fā)現(xiàn),過了一個春節(jié),萌娃們長了一歲,正在學著慢慢獨立。
體貼懷孕媽媽
學習當小姐姐
昨日上午8時15分左右,在呂嶺幼兒園門口,一名懷孕的年輕媽媽將小女孩送到校門口。“跟阿姨說新年好!”看到記者,媽媽蔡女士輕聲地對女兒說,小女孩乖巧地跟記者打招呼。
“過了春節(jié),多了一歲,女兒越來越懂事了。”蔡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預產期在4月份,寒假期間,讀大班的女兒抱著玩具娃娃進行“預熱”,提前學習如何當好一個小姐姐。經過一個寒假的模擬學習,現(xiàn)在已經像模像樣了,一邊抱著娃娃一邊說話,跟真的一樣。
知道媽媽懷孕辛苦,女兒開學第一天雖有點害怕,也只是跟媽媽建議,希望她留下來看看自己的升旗儀式和早操。面對女兒的小愿望,蔡女士堅持錄完小視頻后,與女兒揮手作別,心滿意足地離開學校。
提著午托被子
學習照顧自己
昨天7時30分左右,在呂嶺小學門口,不少孩子正與家長揮手作別,依依不舍地踏入校園。記者發(fā)現(xiàn),一名身著校服的小女孩,背著書包,左手提著大行李袋,走進學校附近商家,詢問店主能否寄存東西,隨后認真挑選作文本,身邊卻不見家長。
女孩告訴記者她叫李思曉,就讀于呂嶺小學四年級。“那是我午托時蓋的被子。”李思曉大方地告訴記者,開學前,當她得知自己新學期將在校外午托時非常期待。面對未知的新環(huán)境,李思曉說:“不怕,因為我長大了,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
“新學期,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更進步,不讓父母操心。”懂事的李思曉對記者說出了新學期心愿,因為知曉父母工作辛苦,開學第一天,自己6時30分起床,獨自帶著午托被子,搭乘姨丈的車,來到學校并獨立寄存東西。放學后,她還要自己搭乘公交車回家。
幫媽媽做家務
做手工送同學
昨日8時左右,在市第一幼兒園門口,一名小女孩嘟著嘴巴,在媽媽的軟磨硬泡下,不情愿地在校門口留下了開學第一天的紀念照片。女孩名叫彭泰縈,寒假經常睡到8、9點的她,昨天7點不到就被媽媽翁小玲喊起床,見女兒臉上掛著一百個不愿意,媽媽拿出撒手锏――以早起上小學的哥哥為榜樣,鞭策女兒起床。
“這個寒假,明顯感覺女兒懂事了,會主動幫忙做家務,尤其是年前的全家大掃除,她主動圍起圍裙、戴上帽子幫忙打掃房間,干起活來還有模有樣的。”說起女兒新一年的成長,翁小玲倍感欣慰。過年期間,原本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彭泰縈,還在親友面前表演節(jié)目。
“一個禮拜前,女兒就和我一起折了許多紙玩偶,準備等開學這一天拿去學校送給老師及同學們當新年禮物。”翁小玲說,新的一年,希望女兒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