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生共同“種心愿樹”。(火炬學校供圖)
臺海網2月2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開學第一天,廈門市火炬學校的老師們將代表祝福的一包包“旺旺”奶糖,送至孩子們手中。“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有溫度的校園,讓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滿懷甜蜜和幸福,向新目標進發(fā)。”火炬學校的“校長媽媽”王哲紅這樣告訴記者。
寫下一個愿望,播撒一顆種子;奉獻一己之力,收獲滿滿成長。除了“發(fā)糖果”外,“種心愿樹”“冬日暖陽”義賣等活動也為孩子們帶來了校園生活中不一樣的體驗。
現場
營造校園儀式感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成長
“希望自己能更合理安排作息,能減點肥!”“我要多練字,改變以往古板的字體,練出風格!”開學儀式上,王哲紅攜手43個班級的學生、家長代表,共同“種心愿樹”。
色彩斑斕的“小樹”上,貼著1900多個新年愿望,老師、學生人手一個。“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大自然如此,人們也應當如此。有了心愿,才有后來的努力、奮斗和成長。”王哲紅說,剛過完整整一個月的假期,大家或許還處于“散”和“蒙”的狀態(tài),而書寫新年愿望,恰好是冷靜思考和樹立目標的契機。
“這樣具有儀式感的教育特別重要,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只要學校有活動,我必定抽空參加!”四年級學生李張煜心的媽媽,雖是第一次出席孩子的開學儀式,卻能將其他校園活動細細數來。
從“匯集三江水,同心共筑中國夢”之國慶升旗,到“尋找丟失的年味”之最美中國年迎新會,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每個小家聚攏成了一個溫馨的“大家”。為了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去年,火炬學校聯合廈門日報成立全市首家“校園融媒體小記者站”,打造了一個全新的舞臺,孩子們跟著日報記者學習采訪、練習文字、扛起攝像機、走進演播廳,把學校和生活的點滴用文字、音頻、視頻記錄下來,傳遞給其他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