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見的漢服有哪些類型?
按用途:可分為禮服正裝便服三類
廊橋介紹,漢服不是特定某一款服飾,而是一個完備的服飾體系。按用途分,可分為禮服、正裝和便服三類。禮服是在特定的禮儀場合穿著,比如祭祀、大婚等,平時生活是不建議穿的,免得誤解。而一些節(jié)日或聚會則穿正裝。至于便服,則是日常生活的款式,所以穿著方便。
按剪裁方式:分為衣裳制、連裳制、通裁制和衣褲制
按剪裁方式分,漢服分為衣裳制、連裳制、通裁制和衣褲制四類。所謂衣裳制,就是兩件衣服,分為上衣下裳,比如襦裙。而連裳制是把上衣下裳裁開,再縫起來成為一件,比如深衣。通裁制是上下連貫一體制作成的衣服,袍衫類都屬于通裁制。此外,衣褲制在日常便裝中是非常普遍的。

連裳制直裾深衣
直裾和曲裾都屬于連裳制,區(qū)別在于衣裾的角度,直角相繞的稱為直裾,彎曲繞身的稱為曲裾。衣裾是衣的前襟,直裾和曲裾是依據(jù)前襟制作、穿著效果來區(qū)別的。而衣裾、衣袖、衣領(lǐng)所鑲異色叫衣緣。

唐代女性齊胸襦裙
韓服中現(xiàn)在流行的女裝是在明代襖裙的基礎(chǔ)上,把腰線提高了。唐代女性所穿的齊胸襦裙,腰線提到胸前,也常常被人誤認為是韓服。
2與和服韓服“古裝”如何區(qū)分?
和服受唐宋服飾影響大 韓服與明代服飾淵源深
漢服、和服和韓服三者各有不同。簡單來說,和服受中國唐宋時期的服飾影響較大,韓服則是在明代服飾的基礎(chǔ)上衍生的。廊橋說:“與漢服相比,和服的腰帶較大,線條更方正,長度略短。韓服色彩較艷,色彩對比度較大。”
影視劇中的古裝講求視覺效果易誤導觀眾
此外,人們不時把漢服和影樓、影視劇里的“古裝”弄混。影視作品講求的是視覺效果,且影視從業(yè)者對漢服的理解沒有生活基礎(chǔ),因此并不考慮實用性。廊橋說:“常有人問,穿漢服,夏天會太熱,冬天會太冷嗎?這是受部分影視作品誤導。其實,漢服在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服裝,不像一些影視作品,可能為了美觀,主人公一年四季都穿同款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