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7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文 梁張磊/圖)昨天一早,廈門市小學一年級新生開始報名,報名將于今日結束,報名對象為本市戶籍、購房戶和政策性照顧對象。
參加積分入學的非本市戶籍孩子,將在14日公示積分排名,當天也將公布各校錄取完本市戶籍孩子之后的剩余學位情況,這些剩余學位將全部用于招收申請積分入學的外來娃。
生源又是大爆棚
昨天一大早,許多家長就在小學校門口排起了長隊,等待報名,但各校的報名現場基本都很有序,這要歸功于學校普遍青睞的叫號方式。
從昨天的報名情況看,今年的生源又是大爆棚,特別是湖里區(qū),多位校長都擔心,今天報名之后,能剩余出來提供給外來娃的學位可能并不多,而且該區(qū)今年并沒有新增學位,估計分數較低的外來娃都得回原籍就讀。而海滄區(qū),今年也因學位供不應求首次規(guī)定若原省級示范小學片區(qū)內孩子超過學校學位數時,用電腦搖號來錄取。
嚴查資料的真實性
巨大的生源壓力,讓今年島內各公辦小學的招生老師都在材料審核上下了大功夫。
昨天,在報名現場,招生老師對每份材料的審核都很細致,其實在報名前,每所學校的生源花名冊都是由轄區(qū)派出所提供給社區(qū)的,之后,每個新生拿到的入學通知書就是社區(qū)根據這本花名冊來發(fā)放的。而在新生報完名后,學校也在第一時間將名單錄入電腦,上報市教育局備案。
也就是說,公辦小學的報名,背后是派出所、街道、社區(qū)、學校與教育主管部門的五方合力,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確保每份材料都真實、有效,整個過程都公開、透明。
盡管如此,在有些區(qū),比如海滄早在預報名階段就已對報名學生所有資料的真實性進行過核查,但今天報名之后,區(qū)教育局還是將再次到有關部門對戶口本、房產證、購房合同等相關資料進行核查。一旦發(fā)現造假者,將列入黑名單,其子女將不得在海滄任一學校就讀,包括民辦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