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接龍詞“十全十美”
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校長論壇2007年舉辦第一屆時,楊朝祥在開幕式上說,希望兩岸校長“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好朋友,四回不分你和我”。當時就有人問他,如果論壇舉辦第五屆,你要怎么說?不過,大多數(shù)都覺得四屆已經(jīng)夠多了,根本沒準備。
所以,當?shù)谖鍖眯iL論壇在廈門舉行時,臺灣方面開始抓腦袋想詞了。臺灣教育學會理事長李建興從廈門的“五緣”汲取靈感,在開幕式接龍“五緣相會”。昨天舉行的第十屆論壇,李建興公布了今年接龍詞“十全十美”。它留下一個懸念:論壇會繼續(xù)舉行下去嗎?如果會,第十一屆的接龍又會什么?
【觀察】
五年級孩子不愛吃蝦?
一盤“蝦”被端上兩岸校長論壇。
每年論壇都選擇一個共同關心的教育主題。過去十年,兩岸校長探討了課改、教學質(zhì)量評估、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教師專業(yè)成長、數(shù)字化學習、藝術教育等。今年論壇的主題是“生活技能教育”。兩岸校長都在抱怨各自的孩子生活技能每況愈下。
學校食堂有道菜是很多孩子避而遠之的:蝦。不是他們不愛吃蝦,而是不會剝蝦殼。
不會剝殼
所以孩子不吃蝦
不久前,杭州校長在朋友圈里感慨:午餐吃蝦,五年級的班主任告訴她,很多孩子不吃蝦,不是因為過敏,而是不愿意或者不會剝蝦。校長感慨地說“關鍵是五年級,11歲的孩子啊”。
參加論壇的校長們說,他們學校里也有“不愛”吃蝦的孩子,之所以“不愛”要加引號,是因為只是“不愿意或不會”。校長們說,不僅不愛吃蝦,有刺的魚,蟹更不用說了。水果也是,香蕉是孩子們的最愛,因為只要剝皮就好。
上海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教研員賀明菊說,17歲的孩子到親戚家吃飯,盯著帶殼的雞蛋看了半天,問說:這個蛋沒縫,怎么吃啊。親戚抓起蛋在餐桌上敲了幾下說:這下有縫了,可以吃了吧。男孩又嘀咕說:我媽給我吃的不是這種有殼的雞蛋。
校長們表示:
父母不能樣樣包辦
五年級的孩子不會吃蝦,并不奇怪。大陸的校長說了件趣事:老師的兒子帶女朋友回家,老兩口為他們煮了幾道菜就“隱退”。回家后,卻發(fā)現(xiàn)一盤蝦原封不動,一問才知道:男生請女生吃蝦,女生說,我不愛剝蝦殼,你幫我剝吧!男生說:拉倒吧!我平時吃蝦,還是我媽給我剝的。
廈門市實驗小學前校長、廈門市教育學會副會長尤穎超說,他相信,并不是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不會剝蝦殼,而是他們嫌麻煩。而之所以那么懶,也是父母們寵出來的。很多家庭都這樣,父母們看到孩子笨手笨腳的樣子,索性代勞了。
孩子真的那么懶、那么笨嗎?尤穎超也不這樣認為。他曾給一位家長面授良機,教她如何一步步地放手,結果證明:人家孩子很行!
在上海,學校教育開始涉入生活教育,有專門的課教孩子烹飪,還有《布藝》課。
但是,校長們說,生活技能教育的廣闊天地在家庭,學校教得再多,父母們還是樣樣包辦,也是沒有用。尤穎超說,父母們應該要認識到,一個人要能得到幸福,除了知識之外,生活、生存技能也是必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