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面談中展示了天真無邪的一面。如老師問:“你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么呀?”孩子答:“青菜。”老師再問:“會自己吃飯嗎?”孩子一臉笑瞇瞇:“不知道。”有的孩子則大聲說明自己最愛的食物是“蘿卜干”,還“正經(jīng)”地解釋,喜歡蘿卜干是“因為奶奶經(jīng)常吃”。問孩子喜歡去哪里玩呢?孩子直言“樂購”,究其原因,竟是樂購旁邊設(shè)置的挖掘機玩具吸引了他。也有害羞的孩子面對老師的提問,一直沉默不語,只是回頭望著媽媽。直到老師拿出玩具,她才在引導(dǎo)下回答問題。
不過,孩子的童言無忌可能也讓父母的心臟“承受不了”。有老師問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小男生卻指著生育服務(wù)證上爸爸媽媽的照片,接連吐槽“太丑啦,太丑啦”。平日忙于工作的家長聽說老師可能會問“你在家里最喜歡誰”,就擔心自己可能會“地位不保”。
大部分孩子們對于面談沒什么概念,甚至看到面談室里的玩具,一下就忘了面談,開始嬉戲打鬧起來,最后還不愿回家。
相比孩子的“淡然”,家長們可沒那么輕松。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孩子們學會獨立了嗎?老師在面談中,問孩子“會不會自己吃飯”“會不會自己上廁所”,其實考驗的都是家長。孩子的答案往往也會暴露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如舍不得放手,也缺乏耐心,導(dǎo)致3歲的孩子還不會自己換拖鞋。老師提醒,家長可以利用剩余的暑假時間讓孩子在家做一些相關(guān)練習。
有一名全職媽媽帶著孩子報名時感慨,孩子出生三年來都是她自己帶,現(xiàn)在要上幼兒園了,她體會到龍應(yīng)臺《目送》里表達的那種心情: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釋疑】
老師面談時做標記
是為更好關(guān)注孩子
有家長聽說,面談主要是為了了解孩子,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欠缺,老師會做記號,在日后教學中注意。為此,家長感到有些緊張。
有幼兒園園長表示,家長無需過于緊張。面談時,老師會觀察孩子是否有生理缺陷,并做標記,向家長了解清楚。孩子如果有過敏史,老師也會做標記。這些都是為了孩子日后的健康安全著想。
老師也會在面談中,通過簡單問答、操作來觀察孩子。如老師可能問孩子的名字、有什么本領(lǐng)等,孩子若是表現(xiàn)得特別內(nèi)向或特別好動,老師會在開學后多加關(guān)注引導(dǎo)。
不過,短短幾分鐘面談并不足以完全認識一個孩子,有時也會有偏差。老師會根據(jù)面談情況,盡量做到均衡分班。
【特寫】
家長比去年淡定 但仍有提前排隊現(xiàn)象
早上不到7點,葉先生來到集美某幼兒園門口,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排了將近100人。葉先生的單位原先統(tǒng)一為職工解決子女上幼兒園的問題,但今年忽然變成要自己解決,于是葉先生就來碰碰運氣。
7點半,集美濱水幼兒園門口也已排起兩隊長龍。保安說,今年算還好,從6點多開始排隊,而去年,從前一晚的11點開始,就有家長排隊了。早上天公不作美,下起雨,幼兒園在門口搭了四五個帳篷,讓排隊的家長躲雨。
8點,東渡幼兒園門口,并沒有排起長隊,門口只有幾十人,而且很多都是全家出動。洪先生說,他的孫女今天也來報名,早晨6點他就來了,門口沒人,保安把他勸回去,他就先回家休息了。“我們也知道提早排隊沒有用,但就是排個心安。”
在幼兒園門口,保安首先確認孩子的戶籍是否屬于片區(qū)內(nèi),再按排隊順序發(fā)放號碼牌,以十人為單位進入幼兒園。有些家長甚至在拿到號碼牌以后回家等候,因為“號碼牌和能否報上名沒有關(guā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