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艷霞的入選與其六七年來孜孜不倦地讀書和發(fā)起“廈門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有關,該共同體屬于自愿性的民間團體,隨時歡迎熱愛讀書、樂于合作與研究的老師,也不強留任何一位無暇討論、互助與共享活動的成員。它為老師創(chuàng)造自由的學術氛圍,讓他們平等表達,探討與教學相關的各種問題。
共同體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從最初的8個人發(fā)展成一支擁有20名核心成員和逾200名動態(tài)成員的大隊伍,孵化出數(shù)個新的學習共同體,還基本在廈門每個區(qū)都設立了固定推廣點。
蓮花小學老師張碧虹說,“老師的工作也會遇到瓶頸,也有疲憊期,也會迷茫,共同體讓我重新找到了方向和勇氣。”而這也正是段艷霞發(fā)起共同體的初衷:搭建一個平臺,通過一種讀書方式喚起教師的教育熱情,并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持續(xù)的動力。
人物特寫
“只要有3個人觀點一致,共同體就能做下去”
段艷霞喜歡讀書,還在學生時代,她就接觸了類似“共同體”的民間團體,再加上后來遇上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老師,她深切體會到了教師的成長需求,“廈門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便在一次席地而坐的閱讀討論中誕生。
因為成員參不參加共同體純屬自愿,每次都需AA制平攤費用,共同體成立初期,到場的人數(shù)總是那么寥寥幾個。不過,“只要有3個人的觀念一致,這個事情就能做下去!”每每在這個時候,段艷霞總能表現(xiàn)出超乎旁人的堅定。
如今,共同體的活動已完全步入正軌。段艷霞說,教育要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來推動,而人與人的關系必須建立在共通的體驗和促進雙方心靈溝通的共通語言上?!皬B門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以書會友,以書搭建人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漸漸地,成員們在彼此的交流中不僅提升了專業(yè)水平,還收獲了親如兄弟姐妹的情誼,而因為這些,她也將一直堅定自己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