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賞舊物聊往事,聽老樂手演奏夏威夷音樂
在活動現(xiàn)場,舊物倉舉辦了舊物展,數(shù)百件來自老城區(qū)的老物件,分別以味覺、時間、聲音、手作和故事為主題,述說著老廈門的故事。其中,單單各種不同類型的時鐘就有40個,還有電子琴、收音機、手風琴、電話、木椅、皮箱、花瓶、公雞碗、水壺、保溫罐等物,讓老廈門人找回了舊時記憶。
不少老人駐足展區(qū),端詳著舊物,聊著小時候的故事,彼此不相識卻像老朋友一樣。市民許女士看到公雞碗和玻璃花瓶,興奮地呼喊起來:“小汶你快過來看,媽媽小時候就是用這種碗吃飯的?!痹S女士是廈門人,丈夫是外地人,兒子雖然從小生長在廈門,卻不會說閩南話。
在老劇場文化公園入口處,主辦方特別用上世紀70年代的沙發(fā)和老舊的電話、臺燈、收音機、皮箱等舊物搭建了一個復古場景,讓市民們可以坐下來拍張照片,過一把“穿越”的癮。來自漳州的方小姐被這復古的場景迷住了,她拍完照片后,坐在一旁花壇的座椅上,靜靜聆聽優(yōu)美的夏威夷音樂。她說,這一切實在太美妙了。
主辦方特別邀請了夏威夷吉他樂隊到現(xiàn)場演出,現(xiàn)場掌聲不斷。三位樂手都已超過65歲,從小生長在鼓浪嶼。聽眾傅先生說:“夏威夷吉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廈門經(jīng)常能聽到,后來就很少了?!?/P>
特寫
60扇門板營造古厝氛圍
多出自鷺江道,塵封多年后回歸故里
在舊物展區(qū),60扇門板穿插其間,營造出一個古厝的場景。每扇門板寫著不同的對聯(lián),如“勤儉人家慶有余”,“勞動門第春常在”,“東萊瑞氣西來?!保澳线M祥光北進財”等。這些舊木板都是鷺江街道特別收集來的,大部分是以前鷺江道沿線拆遷時拆下來的。
門板最高的有2.1米,最重的達80斤。其中,最特別的是一塊從鼓浪嶼收來的柚木門板。負責收集舊門板的林來成告訴記者,這塊門板是解放前的,并非閩南風格,應該是洋房或別墅的門板,門板上的線條都是實木手工雕刻。
林來成說,舊門板特別難找,他探訪了二三十個舊貨市場,只找到了兩塊門板,正犯愁時,朋友帶來了好消息——在漳浦,有人多年前回收了許多舊門板。次日,他便和同事趕到漳浦。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舊門板堆放在一個露天的棚子里,有的已被拆掉當成貨架。 “門板上灰塵很厚,等我們清洗干凈后,那些原本看不清的對聯(lián)一下子顯露出來,特別漂亮?!绷謥沓蓪⑦@些門板收購回來,就這樣,這些在外地塵封了10來年的門板又回到了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