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嶼申遺成功后,不少游客跟申遺成功宣傳板合影。記者唐光峰攝

鼓浪嶼鹿礁路沙灘。記者陳理杰攝
臺海網(wǎng)7月23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鼓浪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7月8日,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從波蘭傳來,鷺島上下一片歡騰。世界文化遺產(chǎn)———詩意濃濃的鼓浪嶼又增加了一張熠熠生輝的名片。而就在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鼓浪嶼申遺成功作出重要指示,不僅讓許多鷺島人心情再度激動,也吸引了許多境外游客、旅居人士的關(guān)注。
老居民:繼續(xù)呵護我們的家園
“看到習總書記就鼓浪嶼申遺成功作出重要指示的消息,作為一名鼓浪嶼人,我很自豪。”翻閱著報紙,54歲的老黨員駱錦桂難掩心中的激動。
駱錦桂是鼓浪嶼媳婦,退休前在鼓浪嶼龍頭社區(qū)工作20多年,可以說大半輩子都是在這座美麗的小島上度過的,她對于鼓浪嶼的感情特別深。退休后,她加入了社區(qū)志愿服務隊。
在鼓浪嶼申遺過程中,她成為申遺志愿者,與社區(qū)網(wǎng)格員挨家挨戶分發(fā)申遺宣傳品、講解申遺知識,用志愿服務為鼓浪嶼申遺出力。
“鼓浪嶼申遺成功了,走上世界大舞臺,我們很驕傲。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就像習總書記指示精神所要求的,我們還需要繼續(xù)努力。”駱錦桂說,她將盡她所能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在鼓浪嶼做志愿服務,用自己的方式呵護這一家園。
島上學生:努力傳承傳播鼓浪嶼文化
7月10日上午,在鼓浪嶼鋼琴碼頭,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快閃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駐足圍觀,來自廈門市音樂學校的孩子用這種特別的方式慶祝鼓浪嶼申遺成功。
張睿姝是這群表演者中的一個。4年前,為了追逐音樂夢想張睿姝來到了廈門市音樂學校,來到了鼓浪嶼。4年的學習生活讓她愛上了這座美麗的小島。當鼓浪嶼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她跟老師同學們一起歡呼雀躍。
現(xiàn)在,年輕的張睿姝對鼓浪嶼的未來更加充滿憧憬和希冀。她說:“誠如習總書記所說,要保護鼓浪嶼的文化遺產(chǎn),把歷史命脈一代代傳承下去,這也是我們年輕一代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會繼續(xù)為傳承與傳播鼓浪嶼文化做出更多努力,讓更多人感受到琴島的文化底蘊和魅力!”
旅居人士:歡迎游客同時降低損害
28歲的Celine是菲律賓人,兩年前隨經(jīng)商的丈夫來到廈門。愛好繪畫藝術(shù)的她喜歡帶上畫板,在廈門到處寫生,而鼓浪嶼是她最愛去的地方。
“這座小島簡直太奇妙了。在這上面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的園林藝術(shù),也可以看到西式古典的文化元素,而且二者融合得那么和諧。”Celine對鼓浪嶼贊不絕口。對于鼓浪嶼申遺成功,她表示一點也不意外。“鼓浪嶼的歷史文化,完全值得這樣的殊榮。”她說。
對于鼓浪嶼受到的重視,Celine表示,國家層面上的重視,無疑給鼓浪嶼申遺成功的后續(xù)保護和開發(f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對于習總書記指示中提到的“借鑒國際經(jīng)驗”,Celine特別贊同。她說:“柬埔寨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吳哥窟,每年的游客到訪量也非常大,但游客涌入造成的損害較小,在這方面,鼓浪嶼可以加以研究和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