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正能量,讀者眾多,紛紛來電、來函點贊和學習,平民英雄的行為通過導報宣傳,讓大家知曉,成為廈門的正能量。
“文明之風是空氣、陽光”
俞兆平(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此次“平民英雄”候選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見義勇為,像救火英雄、“草根教練”、“獨腿交警”;第二類是獻愛心,如女漢子陳姐、最美助學哥;第三類是舍己為人,似萬米高空救人的高超美、美麗空姐。他們做的都是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沒有可歌可泣、獻出生命,卻是一種榜樣。
文明之風的形成,不是喊出來的,它像一股空氣、像一縷陽光,就在你的生活中。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律的品格,有社會的公德底線,及時伸出手、獻出愛心,就會形成溫暖的氛圍,包圍在我們身邊。
“為‘平民英雄’書寫愛心故事”
肖輝家(新華社福建分社原社長)
只要你曾經(jīng)溫暖過這座城市,你就值得被銘記;只要你曾經(jīng)帶給市民感動,你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廈門每天都發(fā)生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而那些普通的人所做的平凡的事,給了市民最多的感動。想方設法留住這些感人的記憶,讓新的人新的事層出不窮,持續(xù)今天的感動,成了媒體人的執(zhí)著追求與社會擔當。
導報所報道的每一位“平民英雄”書寫的愛心故事,都代表著廈門的軟實力,也在濃墨重彩地演繹著這座城市“共同締造”的過程。
“評選結(jié)束,精神還在傳遞”
章國炎(海滄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
這些“平民英雄”的事跡,真實,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平凡,但精神很高尚;至善,之所以這么執(zhí)著,并不是沖動,而是“平民英雄”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大美,行為美、心靈美,像女漢子陳姐,她的工作又臟又累,但她是“城市美容師”中的杰出代表,城市的建設凝聚了她勤勞的汗水,精神可敬可嘉,值得學習。
評選結(jié)束,但精神還在傳遞,將更有力地促進廈門文明城市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
“他們是這座城市的草根英雄”
蓋宣忠(海峽導報社總編輯)
這次評選,源起于“暖城”報道,我們的記者把視角放到市井中間,搜尋一點一滴的凡人瑣事。這就是我們這份市民報該有的角度:滲透到市井人家的日常生活,尋找寫作的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