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6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 駱余民)廈門第二階段非公務(wù)類黃標車提前報廢補助工作已經(jīng)啟動。
導報記者獲悉,日前,《廈門市鼓勵黃標車提前報廢補助補充辦法(2015-2017)》經(jīng)廈門市政府研究同意,并印發(fā)實行。
此次補助的對象是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廈門市注冊登記的非財政供養(yǎng)的黃標車。普通轎車基準補助從2萬元起,此后按照注冊年限逐年遞增1000元。
對車主而言,黃標車年內(nèi)報廢最為劃算,車主最高可獲得5.17萬元的補償。
經(jīng)濟賬
年內(nèi)報廢最高補償5.17萬
對于車主而言,最為關(guān)心的是報廢了黃標車,能夠拿到多少補償款?昨日,導報記者給你算了一筆賬,如果推遲報廢,你的腰包會“癟”不少。
此次補貼標準,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以今年、明年、后年作為三個時間節(jié)點,實施差別化補助,具體為:
2015年12月31日(含)前提前報廢的,在基準補貼標準的基礎(chǔ)上增加10%補貼;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含)提前報廢的,按基準補貼標準給予補貼;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含)提前報廢的,在基準補貼標準的基礎(chǔ)上減少20%補貼。
導報記者注意到,與第一階段對比,此次補助的基準更高,但是,前后的差額也會更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車型的車主,年內(nèi)去報廢車輛能拿到的補償款最多。
以普通轎車為例,注冊年限為2006年的基準補貼為2萬元,如果車主今年年底前去報廢可獲得2.2萬元的補貼金額;如果車主2017年去報廢,則只能獲得1.6萬元補助;前后差額在6000元。
前后差額最大的是重型載貨車。注冊年限為2009年的重型載貨車,基準補助標準為4.7萬元,那么,如果車主年內(nèi)去報廢可獲得5.17萬元補償;而如果車主2017年去報廢車輛,只能獲得3.76萬元補助;前后差價為1.4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