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1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沈曉麗)學生有心理問題,找心理老師排解;可是,心理老師如有心理問題,找誰呢?昨日,廈門市請來國內(nèi)知名的心理督導師陶 恒教授,為全市的專兼職心理教師、心理輔導志愿者做“心理督導”。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心理督導”是一個陌生的詞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國輔導中心副主任陶恒說,心理咨詢員的工作是臨床性很強的工作,打個比方,心理咨詢員好比是“實習醫(yī)生”,在這個階段,就需要個“醫(yī)生”帶著他,給他指導,這個“醫(yī)生”就是心理督導員。
“醫(yī)生有分科,但心理咨詢師不分科,而來訪者所咨詢的問題多種多樣,心理咨詢員碰到不適合的個案,或在咨詢時碰到問題,或自身碰到問題,此時就可以找督導師來指導?!?
陶 恒說,作為心理督導員,他必須是一個非常善于處理問題的人,能力要比心理咨詢員強得多,目前全國注冊的心理督導師只有100多人。
導報記者了解到,以往,廈門心理老師的督導多為同伴督導,即心理老師坐在一起,相互研討個案。此次是廈門市首次請來心理督導師,為心理老師做團體督導。
昨日的團體督導,全程封閉,因為涉及隱私和具體的個案。廈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高思剛說,今后廈門市將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專家督導活動,讓督導活動常態(tài)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