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閩南,元宵節(jié)也被稱為“小年兜”,在大地回春、明月高懸的正月十五這一天,閩南人的民俗活動也格外豐富多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八市老劇場文化公園,感受一下那里的元宵氛圍。

廈門民俗研究者 黃錫源:元宵之前又稱之為,元夕,在唐宋兩朝,特別是宋徽宗的時候,非常熱鬧,產(chǎn)生了很多,民俗的娛樂節(jié)目。
市民:大家開心得不得了,祖輩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
市民:有紅有白,紅色代表吉祥,一定要搓圓,團團圓圓,圓滿這樣子。
市民:六個,六六大順,然后再一個紅的,紅紅火火。
廈門民俗研究者 黃錫源:湯圓、元宵,總的來說,它們都是圓的,找不到角的,元宵節(jié)吃圓的東西,預示著來年一家圓圓滿滿。
市民:大家熱鬧,大家有這個習俗,心也暖,人也暖。
市民:有聲有色,黑黑的,有這個聲音,對了嗎?對了。
市民:外強中干,因為它是一個紙老虎。
市民:挺好,有時候猜不到,這個是我們的傳統(tǒng),廈門都這樣,張燈結(jié)彩,讓大家猜。
廈門民俗研究者 黃錫源:這個燈在閩南,燈和丁是一個音,燈寓意著人丁興旺,以前有小孩子提著燈籠,燈著火了,我們就說哎呀,燈著了,我們就會大喊,出丁了,就寓意著人丁興旺。
小朋友:慶祝元宵節(jié),吃湯圓,做燈籠,猜燈謎,新年愿望,成績能高一點。

廈門民俗研究者 黃錫源:中國人一直都有春祈秋報的習慣,春天大家都許下美好的愿望,預祝今年好收成,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閩南,我們十五元宵節(jié),過完以后,春節(jié)才算過掉,我們要更多注重到,我們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讓整個元宵節(jié)更加生動,越來越有趣。
市民:我們祖國越來越繁榮,越富強了,也愿我們的國家,蒸蒸日上。
市民:愿望就是我們歲歲都快樂。
市民:大家都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身體健康。
來源: 特區(qū)新聞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