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汀興賢坊

▲長汀東大街沿街店鋪
臺海網(wǎng)1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鄭麗金 文/圖) 今年春節(jié)假期,在我的家鄉(xiāng),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龍巖長汀,也恢復了疫情前春節(jié)的熱鬧景象。一些老城保護提升改造項目完工,老城區(qū)的街頭巷尾煥然一新,往日陳舊的小巷街道,如今仿佛換了天地,處處張燈結彩,人頭攢動,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沿街小鋪,如今古韻十足
長汀又稱汀州,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東大街是長汀的四大歷史文化街區(qū)之一,是目前城區(qū)的主要景點,也是我上小學和中學時生活的地方。上大學后,我們家就搬離了這條生活了十余年的老街。
大年初二,我和弟弟到住在東大街的舅婆家拜年,時隔多年重新回到這條老街。我們是從太平雙廊橋頭進入東大街的,站在橋中央時就看到了汀江兩岸古色古香的建筑。河上微波蕩漾,兩岸綠樹青青,古建筑、青石板,匯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
走到東大街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木結構的亭子興賢坊,八根大柱子沉穩(wěn)而立,屋頂翹角飛檐、精雕細刻,厚重而又充滿靈氣。興賢坊旁邊的幾間沿街小鋪面也提升成了青瓦木質的兩層小樓。記憶中,這幾間小鋪的外立面較為破舊,一家是打鐵鋪,一家是裁縫鋪,而如今這些小樓外立面整潔大氣,古韻味十足,房檐上掛著紅紅的燈籠,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沿著東大街繼續(xù)往前走,是城區(qū)內著名的旅游景點“汀州八喜館”和“大夫第”,宏偉典雅的仿古建筑,令人嘆為觀止。再往前走是天后宮,記得小時候經常會跟奶奶到里面拜拜,如今天后宮前也變了個模樣,擁擠的居民樓變成了寬敞漂亮的朝圣廣場,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在廣場內游玩。
煙火之氣,勾起童年回憶
往前走幾步,就來到了朝天門。朝天門是唐代大歷年間陳劍刺史遷州時建成的古城門,明洪武四年擴建城樓為朝天門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印象中,以前的朝天門內外均有民房近鄰而建,門樓被緊緊圍??;現(xiàn)如今,這座長期被包圍而“隱身”的朝天門終于得以展露全貌:城樓主體立于城門高臺之上,青灰色的石磚,淡黃色的墻面,一層層輕盈靈動的飛檐,蔚為壯觀。
穿過朝天門往前走,我們發(fā)現(xiàn)沿街的房屋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是小時候記憶中的那些建筑,但是沿街風貌有了很大提升,更加整潔
明亮,各家各戶的房檐上
都掛上了長串的紅燈
籠,每家店鋪都掛著招牌旗,水泥路面也變成了古樸的青石板路面。
記憶中的那些店鋪依然還在,比如上小學時常常跟弟弟去買零食的那幾家小賣鋪,經常去剪頭發(fā)的那家理發(fā)店,每天早上都去吃的早餐店……“你看,這家很好吃的簸箕板店還在,以前我們經常來吃的。”弟弟一邊走一邊說。
老街熱鬧的煙火氣仍然保留著,此外,還新增了特色客棧、民宿、飲品店、特產店等新業(yè)態(tài),整條老街有了新的活力。改造提升后的老街“顏值”越來越高了,古城的韻味也更加濃厚。時隔多年,重回老街,勾起了很多美好的童年回憶,也讓我感受到家鄉(xiāng)小城急速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