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fā)布2022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廈門以92分繼續(xù)穩(wěn)坐第一。如今,便利店正在融合鮮食、藥品、便民服務站等多維度服務,其良性的文化讓城市多了一份溫暖與守候。本期的打卡兩岸,記者就帶您一起逛逛兩岸的便利店。
在育秀里的這家便利店,不大的空間商品琳瑯滿目,不少都是自行研發(fā)的特色商品。其中,預制菜等即食食品,受到了不少顧客的青睞。
消費者:就很方便,買過啊,比如說我們健身的時候,就在這邊解決一下晚餐。
消費者:生活節(jié)奏也比較快了,大家如果回家煮一餐(比較麻煩),這種很方便,節(jié)省大家時間。
消費者在購買簡餐或者預制菜后,還能享受免費的加熱服務,在店內就餐。契合年輕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濃郁的煙火氣讓便利店成為了一座城市的“第二餐廳”。
如今的便利店還持續(xù)深挖融合商機,實現了藥品、便民服務站等服務。在嘉禾路的這家便利店里,“e政務”便民服務站操作便捷,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夠辦理醫(yī)療、社保、教育、交通等服務事項。在不久前,廈門市場監(jiān)管部門還向這家便利店發(fā)出了全市首張面向連鎖便利店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的《藥品經營許可證》。
便利店業(yè)者 孫子源:因為這家店是24小時營業(yè)的,有的顧客可能夜里兩三點,肚子突然很痛,叫外賣的話時間要很久,附近藥店可能都關門了,他來便利店買藥品,對他來說更加快捷、便利。
為了實現差異化經營,便利店還被賦予了不同的品牌文化,定位也從“生活便利”延伸為“精神便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樂于將環(huán)境優(yōu)美、品類豐富的便利店作為自己的打卡地和潮流聚集地。
消費者:我們會去拍照,因為在那種零食塊,比如我們推個購物車,擺一些姿勢,就可以拍出“大片”。
消費者:“社恐”人群也可以坐在這兒,現在網上各種博主帶貨推薦的很多便利店,它種類比較多,不但實惠也蠻好吃的,各方面環(huán)境又比較好。
便利店業(yè)者 馮敏輝:有他們喜歡的元素,他覺得來這邊打了卡以后,很開心,發(fā)到朋友圈,發(fā)到小紅書什么的。
記者 樊維:與那些燈火輝煌、物質豐富的大型市場相比,樓下的便利店顯得有點小了,但事實就是這樣,越小越便利的東西,越容易走進人們的生活。便利店,可以說是每一個城市旅人心靈的驛站,它不僅收納著人與物的交互,也促進著人與人的融合,更傳遞著城市里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來源:兩岸新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