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敏在西藏阿里日土縣班公湖拍攝的星軌。

謝文鵬拍攝的國際空間站凌月照片。圖中拉鏈狀圖形就是國際空間站的行動軌跡。

記者林銘鴻拍攝的廈門雷暴。
臺海網(wǎng)11月28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他從小就是個天文謎,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參與創(chuàng)辦廈門南方天文工作室,做好天文科普;他是燒腦又燒錢的天文發(fā)燒友,30多臺天文望遠(yuǎn)鏡塞滿家里各個角落,老家樓頂還建起天文臺;他是年紀(jì)輕輕的攝影記者,12月寒冬上軍營村徹夜守候流星雨,雷暴天氣守在高樓避雷針下拍閃電,只為給讀者呈現(xiàn)獨屬于廈門的天文美景。
剛過去的月偏食,年中的月全食,去年的日環(huán)食及一場場浪漫流星雨……越來越多廈門人開始仰望星空,欣賞宇宙的浩瀚和大自然的綺麗。本期家訪,記者走進(jìn)三位廈門天文愛好者家中,聆聽他們在追星逐月路上,那些堅持不懈的付出和不期而遇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