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風的歌愛心驛站全面升級。林承毅攝

在愛心驛站,歌手關小滿給司機師傅們唱民謠。

孩子們通過游戲了解交通安全知識。記者雷妤攝
臺海網11月22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親愛的2路公交司機曉蕾姐姐,您好!這兩天,我又看見你了。清晨公交車上,看到你微笑地揮揮手讓行人先過馬路;車站,看到你微笑著主動攙扶老人……”11月19日下午,在第一碼頭公交場站愛心驛站的音樂角里,伴隨悠揚吉他伴奏,微風樂集歌手關小滿朗讀著《寫給曉蕾姐姐的信》,臺下觀眾靜靜聆聽。
第一碼頭公交場站愛心驛站是一個特別的愛心驛站,它與海相鄰,布置溫馨,愛心物資和設備齊全。步入其中,好似闖進沙坡尾某處的文藝小店,咖啡香氣撲面而來,還能偶遇歌手們唱著民謠。
11月19日,第一碼頭公交場站愛心驛站全面升級為第一碼頭·聽風的歌愛心驛站,由廈門公交集團與臺灣音樂家楊慕先生創(chuàng)辦的微風樂集聯手打造。
晨報記者獲悉,廈門公交集團將把第一碼頭公交場站建設為集志愿服務、音樂表演、讀書分享、閩南文化、藝術鑒賞、關愛一線等品牌項目為一體的廈門最文藝的公交場站。
文明
加碼第一碼頭愛心驛站全新升級
11月19日下午,隨著紅布條緩緩拉開,驛站門前30只風鈴迎風而唱,標志著第一碼頭·聽風的歌愛心驛站完成升級,正式與市民見面。與此同時,廈門公交集團聽風讀巴悅享會、小黃帽親子同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基地、思明臺胞驛站微風樂集聯誼點、朱媽講堂等四個品牌入駐,將定期舉辦音樂美學鑒賞課、小黃帽親子活動、茶歇烘焙課堂、聽風茶道會等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
記者注意到,驛站不僅布置溫馨,還功能齊全。驛站內,不僅配備醫(yī)藥箱、除顫儀、共享充電寶、書籍等便民服務設施,還為一線公交駕駛員提供免費休憩喝茶的場所。值得一提的是,若一線駕駛員和其他交通行業(yè)一線員工需購買其他飲品或者餐食,還享受專門的折扣價。
廈門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呂金獎介紹,廈門提出要大力繁榮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同時要加快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以此為契機,結合愛心廈門的建設,第一碼頭·聽風的歌愛心驛站應運而生,充分體現了廈門公交集團“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初心。
近年來,廈門公交集團響應愛心廈門各項工作,正積極穩(wěn)妥推進愛心驛站建設。呂金獎表示,島內58個愛心驛站、島外43個愛心驛站已逐步向全市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公路養(yǎng)護工人、郵政快遞人員及環(huán)衛(wèi)工人等特殊崗位人群免費開放。
文藝
加碼打造最文藝的公交場站
作為共同打造愛心驛站的合作方微風樂集,也結合自身所長,給驛站融入更多音樂和文藝元素。
記者看到,愛心驛站外擺放了一個復古郵箱,市民可以給廈門公交寫信;驛站內還有音樂角,歌手們將不定期在這里彈唱民謠,并朗讀市民來信。今后,這里還會成為A萌閩南語合唱團的排練點,定期舉辦音樂鑒賞課、樂理課等。
“城市的運轉就像樂譜,斑馬線就像五線譜,而公交車就像流動的音符,他們是城市文明的一分子。”微風樂集藝術團理事長鄭冬梅說,微風樂集與廈門公交小黃帽已結緣多年,他們被小黃帽的精神所感動?!稄B門親像一首歌》的創(chuàng)作者、臺灣音樂家楊慕老師還為小黃帽創(chuàng)作了《愛暖這座城》主題曲,“小黃帽大多都是一線駕駛員和站務員。與他們相處中,我們深深感受到普通市民對于藝術需求,所以我們決定一起來做這項公益事業(yè),讓我們的音樂和藝術可以更接地氣”。
值得一提的是,在廈門經濟特區(qū)建設40周年之際,廈門公交集團啟動“匠心公交愛相隨”——《寫給廈門公交的一封信》書信征集活動,誠邀市民參與,信件內容將通過廣播、報紙、直播等方式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