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廈門人民有多難?可以用一段聊天記錄來形容:
7月:
30號:廈門通報4例陽性!
31號:你做核酸了沒?
8月:
1號:你核酸檢測結(jié)果出來了沒?
2號:你那里淹水了嗎?
3號:你冒雨做核酸了嗎?
4號:緊急通知:暫停,取消,停運,停診…
5號:地震感覺到了嗎?
6號:雨怎么還在下!
7號:第三輪核酸檢測開始了!
短短9天時間,廈門不僅經(jīng)歷了“澇疫結(jié)合”的非常時期,甚至還有地震這樣的小插曲來“湊熱鬧”。但沒想到的是,廈門人民不但沒有垂頭喪氣,反而表示:期間收獲了許多人間真情和安全感。
這一切,都來自于這一串數(shù)字——
1小時,從通報到核檢,搞定!
7月30號一大早,“廈門發(fā)現(xiàn)一例境外關(guān)聯(lián)核檢陽性病例”的消息一下子驚動了全市人民。緊接而來的不是恐慌,不是流言,而是迅速完成的核酸檢測,讓人來不及擔心便安心。
這是廈門速度,更是廈門人的配合度。
自核酸檢測的通知在各重點區(qū)域下達后,廈門立馬展開了一場病毒剿滅戰(zhàn):居民連夜排隊有序核檢,以最快速度完成第一輪檢測。
從白天到黑夜再到晨光熹微,清晨6點的街道上,廈門人又再次自覺排起了配合檢測的長隊,還是一樣安靜又有序。
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配合度來支持廈門防疫工作,這是廈門人的態(tài)度,更是廈門人的溫度,因為我們都深深明白——做好自己,就是支持廈門。
4天,兩輪核檢結(jié)果出爐
等待結(jié)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令人煎熬的。
8月3日晚,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fā)布新聞通報稿:思明區(qū)筼筜街道、蓮前街道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共采樣和檢測43.91萬人,結(jié)果均為陰性。
這樣的結(jié)果無疑給廈門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從病例通報到兩輪核酸檢測結(jié)果出爐,僅僅過去4天,并沒讓大家等待太久。
可是,這4天卻依然顯得有些漫長,除了焦急的心情,更因為這些天發(fā)生了太多故事——
8月2日暴雨突襲廈門,沒有一絲絲防備,五一廣場的核檢點頃刻間風雨怒吼。
“只要有市民來,我們就繼續(xù)采樣!”風雨中,我們看見的是醫(yī)護人員堅定的信念和責任,為與病毒爭分奪秒,他們選擇固守崗位。
而另一邊,在廈門疾控檢測中心,工作人員也在24小時不分晝夜進行檢測,與病毒“搶跑”。
連軸轉(zhuǎn)了幾天,有人終于是扛不住倒下了。恍惚間大家是否想起,白衣執(zhí)甲的他們,可也是血肉之軀!
體感40度的高溫下,層層防護服脫穿超過5分鐘,他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拿出萬分敬意。
而同樣無私付出的,還有一群群可愛的人,為支援抗疫工作有序進展,他們不計回報地站了出來:
來自四面八方的紅馬甲,在核檢現(xiàn)場為市民測溫,并引導大家有序排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為配合采樣,各個街道的社區(qū)工作人員在核檢點通宵達旦地協(xié)助信息錄入,一人當成兩人用。
在核檢有序進行的同時,翔安區(qū)還迅速啟動島外第一輛流動疫苗接種車,僅一天便為近700名人員接種了疫苗。
為保障送餐員、外賣騎手、快遞員的身體健康,廈門市總工會緊急開辟疫苗集中接種專場,憑工作牌或著工裝,即可馬上接種。
還有我們最可愛的人民警察,全警全力取消休假,奮戰(zhàn)在一線守護著大家安全。
風雨中,是他們?yōu)榇蠹覔纹鹨黄?ldquo;艷陽天”!
當然,這些身影中,還有你,也有我,有那些溫暖善良的廈門人,讓“澇疫結(jié)合”下的這座城,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封控期間,一位市民為前埔社的工作人員送來了補給,并手寫感謝信:“感恩你們的辛苦付出,謝謝你們保護了我們!”
8月5日晚,受臺風影響,文園路附近一井蓋被雨水沖走。路過的一名外賣小哥見狀,立即停下車來,先將樹枝插在井中提醒過往車輛,又在暴雨中用力將井蓋搬回原位,然后繼續(xù)騎車送外賣去了。
還有一名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發(fā)帖表示,因暴雨被困公司樓下,外賣小哥見狀領(lǐng)著他走出積水區(qū)…
在疫情面前,同心協(xié)力的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廈門人。
正是這些病毒面前的無名英雄,為每一個廈門人負重前行,為“歲月靜好”默默付出著。
14000+前埔社居民 封控中的秩序者
自第一例確診病例通報以來,前埔社成了輿論中心,也第一時間成了封控區(qū),成了全國中風險地圖上的一個標記。
作為廈門的一處城中村,前埔社人口眾多且道路復雜,此次要對里面的14000多名居民做隔離管控,難度可想而知。
據(jù)工作人員說,隔離區(qū)里每天產(chǎn)生的生活垃圾有15噸左右,這些被人廢棄的垃圾,如今需要他們格外慎重地對待,不能出一點差錯。
而在隔離圍欄外,每隔20米左右都有一個執(zhí)勤點,每個執(zhí)勤點都會有,兩位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嚴格落實人員物資只進不出。
還有一家企業(yè),因前埔社內(nèi)居住多名員工,特意因此送來一批物資,誓與員工們共渡難關(guān)!
居民安心,情緒平穩(wěn),生活有序,是封控中的前埔社給所有廈門人的可靠安全感。
并且,在這樣的秩序中,還誕生了一個新的生命。
8月2日晚,家住廈門前埔社的余先生,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張小寶寶的照片,這是前埔社實施封閉式管理后的第一個新生兒!
余先生說,好在廈門各項防控措施很給力,從社工幫忙聯(lián)系120到妻子在隔離產(chǎn)房生下孩子,整個過程很順利,目前,一家三口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前埔社的封控還在繼續(xù),前埔社的秩序也依舊穩(wěn)定,前埔社需要的只是時間,等待解封那天的到來。
我們的城市由我們捍衛(wèi)。
這些天,聽了太多“廈門加油”。這一刻,卻想說一句“廈門謝謝”——
謝謝你,白衣天使,是你們臉上的勒痕和身上的汗水,讓白衣幻化成鎧甲,給了我們信心和勇氣。
謝謝你,小紅帽,是你們的無私馳援,讓我們在危機中感到溫暖。
謝謝你,藍朋友,是你們筑起防疫線,保障大家安全、有序、高效的接種疫苗,接受核檢。
謝謝你,生活在廈門的每一個人。這座城,由我們共同守護!
(素材來源: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廈門廣電、廈門日報、特區(qū)新聞廣場、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