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曾藝軒 通訊員 洪恒亮)最近,廈門警方通過110報警平臺和96110全國反詐專線接到不少老年人的咨詢舉報。這些老年人稱,其接到自稱“孫子”或“孫女”的來電,稱自己“攤上事兒”了,急需用錢,有一些老年人輕信了騙子的說辭,不幸上當受騙。
近日,廈門警方為此發(fā)布典型案例,并通過案例剖析“孫子”騙局,提醒市民群眾避免被騙。
6月22日下午,劉大爺在家中接到了自稱是其在國外學習的“孫子”的電話。在電話里,“孫子”說,自己失手把人打傷了,需要賠付大筆住院費用,哭著哀求爺爺幫自己一把,他還要求爺爺別告訴家里人,不然他會挨訓的。
疼愛孫子的劉大爺聽聞此事后,立即按照“孫子”的要求到家附近的銀行網(wǎng)點轉(zhuǎn)賬1萬元。匯完款后,心神不定的劉大爺沉思很久后,給自己的兒子打了個電話問問究竟,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
導報記者從廈門警方獲悉,近期,廈門警方接到多起“冒充親友”類詐騙,受害者多為中老年人,具體手法為:騙子自稱“孫子”“孫女”致電受害者,在騙子博取受害者信任后,以“打傷他人”“生病住院”等理由提出轉(zhuǎn)賬匯款要求,最終騙取受害者錢財。
警方分析說,之所以有部分老年人被騙,主要原因有兩點:
首先,騙子使用境外號碼。此類騙術(shù)中,因騙子冒充的“孫子”“孫女”多在境外工作或?qū)W習,騙子選擇境外號碼撥打老年人家中座機或手機,增加了詐騙的欺騙性。
其次,騙子利用老年人疼愛晚輩的心理。騙子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后,會在電話中營造出緊張的氣氛,包括電話中會傳來救護車、警車等的聲音,讓老年人趕緊轉(zhuǎn)賬。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尤其是中老年人,遇到此類情況,可先通過電話或當面與家庭其他成員進行核實,在轉(zhuǎn)賬匯款之前多與家人溝通商量。市民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撥打96110全國反詐熱線進行咨詢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