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逸欣在準備治喪物品。
臺海網(wǎng)3月29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一個學服裝設(shè)計的小帥哥,因一次突發(fā)的感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從一名服裝銷售員改行做了殯儀工作。盡管遭受家人的反對,但小伙子覺得殯儀服務(wù)是在做善事。近日,記者采訪了這位“00后”殯葬策劃師吳逸欣。
想讓逝者走得體面
身高1.82米,大眼睛,溫文爾雅,高大帥氣的吳逸欣是福澤園懷祥禮儀服務(wù)公司的“團寵”,不僅是因為他年齡最小,也是因為他工作很努力,工作才1年多,就已收到了不少錦旗和感謝信。
吳逸欣的工作主要是幫助逝者家屬布置靈堂、策劃告別儀式和心靈服務(wù)等。去年年初,他從服裝銷售員轉(zhuǎn)行成為殯葬策劃師。他說,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從事“白事”行業(yè),直到去年他目睹了鄰居一老者的過世,讓他重新思考死亡的意義。他說,過世的老者是個好人,口碑很好,但是葬禮卻非常簡單,讓他很受觸動。
他上網(wǎng)搜索能讓人走得體面、有儀式感的職業(yè),看到殯葬策劃師這個特殊的職業(yè)。于是他和家人商量想辭職去當殯葬策劃師,結(jié)果遭到全家人的反對。但吳逸欣認定了自己的理想,就不會輕言放棄。
想讓家屬有所慰藉
最初從事殯儀服務(wù)工作時,吳逸欣也很膽小,都不敢看遺體,后來他放平心態(tài),把遺體看作是靜靜睡著的人,漸漸地就不再害怕,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獨立完成所有的殯儀服務(wù)。
一次,他在為一位87歲的退休教師策劃告別儀式時得知,老人是一位長期在貴州支教的語文老師,退休后才回到廈門,但他依然將每月的退休金寄回支教學校。他被老師的善舉所感動。在得知老師想去看天安門而始終未能如愿后,吳逸欣用顆粒板制作了一個天安門模型,還用紙板打印了一張廈門飛往北京的機票。他這一暖心之舉讓靈堂上家屬們泣不成聲,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
告別會那天,吳逸欣和支教學校校長微信視頻,只見很多孩子圍在校長旁邊,大聲說著:“趙老師,您一路走好。”在場的人無不淚流滿面。事后,老人的兒子拉著吳逸欣的手不停地道謝。
還有一次,他得知逝者是一名海員,一生都漂泊在海上。于是他用小木塊拼接成了一條小船放在靈堂旁,還用一些蠟燭擺在船的四周,并用紙打印了一些父親的寄語,讓逝者的子女備受感動。
“讓逝者體面離去,是做善事。”吳逸欣說,能用另一種方式幫逝者完成心愿,他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