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3月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林彬彬 通訊員 思法/文 陶小莫/漫畫)只因借身份證給老鄉(xiāng),竟多出一個“女兒”來?不久前,50多歲的老劉(化名)突然得知自己還有一個年幼的“女兒”,孩子隨老劉姓。原來,這是他幾年前把身份證借給老鄉(xiāng)惹來的麻煩。
為此,老劉向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確認他與這個女孩之間并無親子關系。近日,思明區(qū)法院針對該案作出了判決。
昨日,導報記者從思明區(qū)法院了解到,《民法典》新增親子關系異議之訴規(guī)定,該案也是《民法典》實施后,思明區(qū)法院審理的首例親子關系異議之訴。
起因
女子未婚生育
找老鄉(xiāng)幫忙“掩護”
原告老劉說,去年初,他戶籍所在地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告訴他,他與王女士(化名)育有一女。對此,老劉非常意外,他雖然與王女士相識,但兩人只是老鄉(xiāng)關系。為此,他聯(lián)系王女士了解情況。
在老劉的追問下,王女士說出了事情經(jīng)過。原來,2016年底,王女士未婚生育了一個女孩,為了打消父母的疑慮,她向老鄉(xiāng)老劉借了身份證,還說只要讓父母看一眼,假裝是孩子的父親就行。
當時,老劉同意了老鄉(xiāng)王女士的請求,配合她“打掩護”。但沒想到,王女士竟用老劉的身份證去辦了女兒的出生證明,將老劉登記為孩子的父親,甚至孩子取名也姓“劉”。
得知真相后,老劉向公安機關要求解除他和女孩之間的父女關系,但公安機關不予辦理。
判決
親子鑒定證實
確實不是孩子生父
隨后,去年11月,老劉和王女士共同委托司法鑒定機構進行親子鑒定,鑒定結果顯示:王女士為孩子的生物學母親,排除老劉為生物學父親。
拿到這份親子鑒定報告后,老劉向思明區(qū)法院提起了訴訟。
案件審理時,王女士作為女兒的法定代理人表示,老劉的陳述均屬實,對其訴訟請求沒有異議。
思明區(qū)法院審理認為,根據(jù)《民法典》第1073條規(guī)定,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因此,法院依據(jù)雙方提交的證據(jù)作出一審判決,確認老劉與王女士的女兒不存在親子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