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2月2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老鐵雙擊,關注馬上下單!”網絡直播喧囂熱鬧,讓人沉浸其中。一不留神,容易被直播間藏匿的騙子忽悠。昨日,記者從廈門市打擊治理中心了解到,近期有不少市民在直播平臺受騙。其中,不乏在直播間中為領取“游戲皮膚”“口紅”被騙、上“投資課”被騙。警方提醒,市民應選擇正規(guī)平臺看直播,對直播間內發(fā)布的購物、招聘等廣告信息不要輕信。
伎倆1
“小福利”“小廣告”引你上鉤大宰一頓
2月17日,學生張某在某社交平臺看直播,他刷到一個游戲直播。主播在直播間有留言——只要看教程就可以免費領取“迷你世界”游戲皮膚。天上掉了餡餅?張某立即通過QQ與主播聯(lián)系,自己要領取免費游戲皮膚。
主播發(fā)來二維碼,讓張某掃碼進入群聊。進入群聊后,“客服”開始引導張某操作。幾個操作后,游戲界面突然出現(xiàn)一個封鎖令。這時,“客服”告知張某必須半小時內轉賬解除封鎖令,否則游戲賬戶會被封。張某擔心游戲賬戶被封,使用家長的手機掃碼支付兩次,最終被騙1萬元后,家人發(fā)現(xiàn)并制止了他。
受直播間免費領取、刷單兼職等“小廣告”誘惑,上當受騙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此前,市民在看直播時看到留言中有刷單兼職的信息,通過該信息進行刷單被騙的案例也時有發(fā)生。
伎倆2
主播教你買虛擬幣 其實想掏空你賬戶
“進入直播間,投資界大佬教你買,這款虛擬貨幣再錯過就沒了。”年前,市民王先生在平時加入的投資微信群中看到這個消息,王先生手上正有一小部分閑錢想要投資,看到這樣的利好消息,他立即添加群內一名自稱“直播助理”的微信,在“助理”的要求下,下載了一個名為“IFS”的軟件,該軟件是用于操作投資的。
幾天后,“投資教學直播”開始,主播引導王先生將想要投資的錢轉入一個陌生賬戶中,轉入的金額將會顯示在該軟件“IFS”中,然后再操作軟件選擇“購買虛擬貨幣”。初次投資的王先生按照直播中提示的操作步驟,將三萬二千元轉入主播提供的賬戶上,并在軟件中操作購買。剛操作完成后,金額確實不斷增長,誰知半個月后,當王先生打開該軟件時,金額已經被清空。王先生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警方提醒】
看直播盡量選擇
正規(guī)合法直播平臺
隨著直播的不斷流行,直播間也成為詐騙的新土壤。一些傳統(tǒng)的詐騙手段,披上直播的外衣,包括殺豬盤、刷單兼職騙局等。警方提醒,市民看直播盡量選擇正規(guī)、合法的直播平臺。對于直播間觀眾發(fā)布的購物、招聘等廣告信息要謹慎,有任何免費領取的信息要小心。
同時,對于主播、場控等發(fā)起的各類活動,應謹慎參與,特別是遇到要求直接微信掃碼支付的,基本可以判定是騙局。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應第一時間和直播平臺取得聯(lián)系,進行舉報,或者直接報警。
(記者 柯愷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