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梭在山地果園間的單軌運輸車。
臺海網(wǎng)11月29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很多人都坐過“過山車”,但您見過農(nóng)產(chǎn)品坐“過山車”嗎?在廈門同安就有。
我市農(nóng)戶在農(nóng)業(yè)機械化生產(chǎn)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以機械化軌道運輸設備替代人工搬運,大大提高山地農(nóng)耕的生產(chǎn)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昨日,記者在同安一處果園內(nèi)就目睹了肥料是如何乘坐“過山車”,在陡峭崎嶇的山地里快速移動。
【提高效率】
500斤肥料,5分鐘自己“走”完260米全程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同安鳳南農(nóng)場的廈門皇藍旺果蔬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洪金鏢和工人正在給果園里的龍眼樹和荔枝樹施肥。他們將500斤左右的肥料陸續(xù)裝入運輸車,然后按下啟動按鈕,肥料就在牽引機的拉動下,沿著鋼鐵軌道蜿蜒前進,穿過茂密的果林。幾分鐘后,肥料到達目的地,在果樹下等候的工人將肥料卸下,倒在地上,即可輕松完成施肥工作。
記者看到,這條銀白色的鋼鐵軌道寬6厘米,好似一條長蛇穿梭于果園。洪金鏢說,500斤的肥料,“走”完全程260米的距離僅需5分鐘左右,中間還可以隨時停車,方便又高效。
“到了水果采收季,這套運輸車還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洪金鏢說,他的果樹種在山地上,山地有坡度,且路面不平整,即使輕裝行走,都得小心翼翼,挑重物的難度就更不用說了。由于山路難走,果樹茂密擋路,一筐30多斤的水果得兩人一前一后合力提下山,要20分鐘左右,效率很低。如果用運輸車,500斤水果僅需幾分鐘就可完成。
【節(jié)省開支】
將近200畝果園,一年可省五六萬元人工費
“工錢貴就算了,最頭疼的是現(xiàn)在經(jīng)常請不到工人,很多人來做過一次,就嫌太累不想再來了。”洪金鏢說,他們用的肥料大多是雞糞等有機肥,很多工人都嫌臭,路難走,不愿做這些工作。有時候本地找了一圈都找不到工人,只得請外地的。此外,采收加搬運一斤龍眼4毛錢,采收季一個工人一天的工錢得三四百元,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洪金鏢算了一筆賬:他的果園將近200畝,一年的人工費將近20萬元,其中水果、肥料的搬運費就要五六萬元。而此次他安裝的單軌運輸車共花了5萬多元,也就是說,一年就可以回本了,從明年起,每年就可省下五六萬搬運費。洪金鏢說,他先試裝了260米的軌道,接下去還會將這種設備運用到其他地塊的果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