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26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昨日,記者來到廈大白城海域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子游泳,有的在沒有攜帶任何救生裝備的情況下,就游到了距離岸邊很遠的水域。一處礁石從沙灘延伸到海水中間,雖然礁石上立有“危險區(qū)域請勿靠近”的警示牌,但仍有許多游客爬上礁石拍照游玩。
在曾厝垵海域,記者注意到該海域岸邊有很多石頭,排洪設施上寫著危險止步,但是仍有不少游客在上面拍照,甚至有一名男子直接越過欄桿,站到石頭懸崖邊,看著十分危險。有的游客不是從海灘上下水游泳,而是從一處礁石密布的區(qū)域直接跳下水,越游越遠,離岸邊有五六十米,在岸邊只能看見露出一個腦袋。
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告訴記者,今年來他們已經(jīng)接到海域水域救援任務19起,救援溺水人員21人,特別是青少年溺水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安全意識薄弱成為溺水的原因之一。他們在救援中發(fā)現(xiàn)很多市民游客不懂潮汐規(guī)律,不了解水域情況就下海游泳,漲潮時就會被困在礁石上或是在退潮時被海浪卷走。而且一些溺水者自恃水性不錯,但是海域情況復雜,下海后往往容易發(fā)生意外。所以最好是在安全海域沿著海岸線橫向游泳,不要游到離岸較遠的地方。
前幾天,曙光救援隊特地走進廈門實驗小學,在暑假來臨前為全校師生舉辦了一場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列舉了我市幾個易發(fā)溺水事件的區(qū)域進行安全提醒,還與學生們一起動手,利用礦泉水瓶、竹竿、書包、塑料袋等用品,就地取材制作救生工具,學習溺水自救技能。
  (記者 呂嘉捷 匡惟 通訊員 張舒姍)


 
          




